版本导航:人教版部编版鲁教版岳麓版人民版
年级导航: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备课网 > 部编版初中历史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八年级下册13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优质课试题练习题

发布时间:06-19 来源:人教版教学资源

下载地址

“八年级下册13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优质课试题练习题”由人教版教师资源网精心整理,注册即可下载!

内容介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大国脚臃网友心中60年最具影响力的60件事评选中,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成为1981年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而提出的

B.是邓小平的创造性构想

C.是为解决西藏、新疆等民族问题而提出的

D.为实现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2.“一国两制”的含义是

A.一个政策,两个国家?B.一种制度,两个国家

C.一个国家,两个政府?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下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下列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D.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4.香港回归祖国10多年来,历经了两次金融危机的考验,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这充分证明了下列哪一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改革开放基本国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

5.两岸统一,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确定了()

A.“求同存异”方针B.“一国两制”方针

C.对外开放政策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哪个地区问题提出来的()

A.台湾B.香港C.澳门D.香港和澳门

7.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被誉为“天才的创举”的是()

A.“一个中国”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D.“一国两制”构想

8.初二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展。图片可归入下列哪一栏目()

A.少年出洋觅真谛B.中原淮海建奇功

C.拨乱反正倡改革D.一国两制定回归

9.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

10.以下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②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③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④港澳台建立特别行政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二、综合探究题:

11.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一国两制”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共3分)

A.B.C.(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答题卷中)

12.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某班同学以“祖国统一”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图文识读、史实回顾】

材料一: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图片中仪式与什么重大事件有关?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事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热点关注?历史探究】

材料二:马英九呼吁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识”

台湾海基会今天举办25周年回顾与展望论坛,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致辞时表示,呼吁蔡英文承认“九二共识”,“巩固两岸和平,维持台海现状”,不要让前人心血付诸东流。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03月10日)

(2)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九二共识”是指什么?当前什么因素威胁两岸和平?

?材料三: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统计表

(3)材料三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发生什么变化?这对解决台湾问题有何意义?

相关资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历史目录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2课 抗美援朝

第3课 土地改革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9课 对外开放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钢铁长城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六单元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学技术成就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课 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中小学教学资源网 —人教版教师之家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204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