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导航:人教版部编版鲁教版岳麓版人民版
年级导航: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备课网 > 部编版初中历史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3土地改革优秀试题练习题

发布时间:06-19 来源:人教版教学资源

下载地址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3土地改革优秀试题练习题”由人教版教师资源网精心整理,注册即可下载!

内容介绍

一节历史课上,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四幅挂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老师准备这几幅图片主要是为了向同学们讲述哪一方面的问题?

(2)图一所示的运动结束后,农民拥有了对土地的使用权还是所有权?(注:“使用权”是指土地仍属

于国家,农民只能使用;“所有权”是指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土地成了农民自己的财产。)简述:

这一运动的有何历史意义?

(3)图二中农民积极入社,入的是什么“社”?这一运动和另外两大运动被称为社会主义“三大改

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对我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四幅图中哪一幅所示非但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反而破坏了农业生产?

(5)出现图四的结果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简单评价一下这一制度。

(1)农业问题(或者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问题)

(2)所有权。意义:士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

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

走向恢复和发展。

(3)农业生产合作社。

影响: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

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4)图三材料。

(5)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

家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也可以简单地答:这一制

度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许多地区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二: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

(2)在第一则材料中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3)在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会有那些弊端?

(4)材料三反映了那时的农民对联产承包责任制持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

(5)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1)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三大改造”期间和改革开放时期。

(2)原因: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3)弊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

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农具。(言之有理即可)

(4)态度:热烈拥护。原因:实行这种制度,责任明确,农民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生活了得到了改

善。

(5)党一贯重视农村问题,关心农民生活;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

展。(言之有理即可)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历来是国家工作的重点。

请回答:

①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什么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其中对农业的改造所采取的方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国家对农村进行以上改革的相同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

⑤(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教材

材料二: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料三: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教材

(1)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部历史文献?据此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我国同时还进行了什么斗争?

(2)材料二中的“三大改造”包括哪三大改造?

(3)材料三说明农村开始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

(2)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村经济。

(4)符合题意即可,答案“略”。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和安定。w其中粮食生产又是“三农”问题重中之重。某学校八年级(1)班同学决定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八(1)班同学从中国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报告中采集数据并整理成统计图表,如下:

接着,八(1)同学针对上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组讨论,结果如下:①党中央采取调整国民经济的措施以及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粮食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②“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再加连续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粮食生产下降③废除农村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④农民通过“土改”分到土地,参加农村合作社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⑤“文革”中停产“闹革命”等动乱,导致生产连续大幅度下降,但在周恩、邓小平对“左”倾错误的努力下纠正,粮食生产仍有一定的发展

(1)请你也仔细观察和分析上图中粮食产量的变化特点,帮助他们把讨论结果整理到下面表格中(只填序号)

(2)通过以上分析和研讨,请你对我国今后制定农业发展政策应遵循什么原则谈谈看法

(3)现在,要让人们感受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发展的信面貌,你认为可以使用哪些展示方式?

(4)20063月5日,温家宝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种田不纳粮,义务教育阶段孩子无需缴纳学杂费,看病可以享受合作医疗优惠,这三大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1)④②①⑤③

(2)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促进农业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言之有理即可)

(3)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手抄报、板报等

(4)减轻农民负担;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保障机制等(言之有理即可)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3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改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一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农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949年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3年1952年一千两千农业化工业化

“三农”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建国后我党对农村政策进行了调整。下面是某历史网站就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政策的图片展,从图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图一土改中农民领取的

土地房产所有证

图二1956年农业社农民

在分粮

图三人民群众高举标语牌

图四凤阳县农民喜庆丰收

图五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

(1)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2)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化)。

(3)不正确;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5)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美农村医疗机构;

(6)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观察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活的系列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拔地界碑材料二“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材料三1958年《人民日报》的一则新闻

材料四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以上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的现象是依据哪一法律文件进行的?这一运动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反映了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态度怎么样?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材料一是土地改革时期;材料二是三大改造时期(或农业合作化时期);材料三是“大跃进”时期

(或人民公社化时期);材料四是改革开放时期(或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影响: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4)热烈拥护。因为实行这种制度,责任明确,农民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歌颂中国共产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九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人民,共产党一心救中国,她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她坚持抗战八年多,改善了人民生活,她建立了敌后根据地,她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九没有新中国。”

请回答:

(1)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次著名战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筹备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4)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5)感想: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③落后就要挨打;④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探索救救民的真理不懈奋斗,流血牺牲,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⑤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⑥要勤奋学习,热爱祖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等。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

材料二: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得丰收。

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农民积极性高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二,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有哪些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反映了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态度怎么样?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三则材料,你会发现同样在农村,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制度,却取得了相同的效果,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相关资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历史目录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2课 抗美援朝

第3课 土地改革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9课 对外开放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钢铁长城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六单元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学技术成就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课 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中小学教学资源网 —人教版教师之家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204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