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部编版7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下载地址
内容介绍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课题 《听听,秋的声音》 课时 第一课时 执教 吴嘉敏 教材版本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时间 2017.9.7 教材分析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也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让学生多读多悟,直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课时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声音,展开想象,体会秋天的美好
仿照课文的表现形式,编写几句赞美秋天的诗文 突破重难点 重点 从秋天的音响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突破方法 通过秋天的声音的音频和秋天的图片导入学习;
以读为主,结合配乐朗诵,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浓浓秋情 难点 仿照诗歌形式,续写诗文 突破方法 详解1、2小节,找出其共同点和形式要点;
讲清楚仿写要求;
通过学生讨论引出秋天的其他声音 教法与
学法 教法 情景教学发、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 搜集有关秋天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蟋蟀声等;朗诵音频;背景音乐 学生 预习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出示课前搜集的各种展示秋天的图片,展示完以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么美的景色的那个季节专属的吗?请你用一个我们曾经学过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个季节。
2、通过小游戏展示搜集秋天的声音。同学们,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秋天来了,这个美丽的季节也有专属的声音,你们想听一听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听声音,猜声音的小游戏,请大家竖起小耳朵,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那些声音。
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美不美?这么美,你还想再去欣赏欣赏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我们的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学生齐答问题:秋天;预设学生举手回答的形容词有天高气爽、云淡风轻、凉爽、丰收、五彩缤纷等;
学生听,回答秋风、秋雨、树叶、蟋蟀等。
学生答,美、想并读课题,老师加以引导。 从视觉渲染入手,通过出示图片、猜声音等,开启了学生的有意注意,顺利地引入了新课。先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秋意,再引到学生去读课文,品味秋天的声音,视觉与听觉在学生心里产生共鸣,这些美丽的画面和教师的导言,为学生的学习阅读提供了如诗如画的环境。 二、
欣赏朗诵
体会美感
播放光盘中的视频,听听别人的朗诵
同学们,请你们竖起小耳朵,认真听听文章的朗诵,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注意标注生字词读音,注意停顿、感情。
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读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男女生分小节朗读课文
老师点评后全班齐读
个人举手读
同学们,我们已经读了这首诗好几遍,听到了秋天的声音非常美,那么谁愿意用读的方式,让老师也感受一下这种美!请挑选你最喜欢的那一节诗歌读一读,说说看这是什么声音,和同学们、老师一起分享。
注意标注生字词读音,注意停顿、感情。
读准字音、读顺文章
朗读课文
学生举手朗诵,每人读一小节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朗读练习和沥理清文章思路的练习仍然不可忽视。
引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不断培养自主学习、阅读的能力。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能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 三、
品读想象
体会交流 品读课文第一、二、三节
同学们都读得越来越好了,请所有同学挺直腰背,带着欣赏秋天的美好的感情再齐读一遍第一、二、三节。
请你思考看看你从这三节诗歌中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他们分别是怎样的?
老师范读,启发想象
老师范读第一节,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画面?黄叶会和谁告别?如果你是它,你会说些什么?(出示PPT、板书)
老师范读第二节,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蟋蟀震动翅膀是什么声音?蟋蟀会和谁告别?如果你是它,你会说些什么?(出示PPT、板书)
老师范读第三节,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这是一种什么声音?它会说些什么?这个时候谁最高兴?(出示PPT、板书)
发挥想象,仿写练习
同学们,请你们看一看,诗歌的前两节有
什么共同点?
这两节诗用了一模一样的结构,写出了不同的秋天的声音,非常美。接下来,请你来当当小诗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仿写出格式一样的秋天的声音,稍后每个小组汇报情况。(老师要到不同小组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