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3.2声音的特性免费课件
下载地址
内容介绍
第三章声的世界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第一课时
课前导入
音乐欣赏
想一想
1、人说话的声音有高有低
2、弹奏不同的琴键,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我们通过发出的声音来判别乐器
4、我们通过发出的声音来识别人
声音的这些特点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乐音的概念和三要素;
(2)掌握三要素的概念;
(3)知道影响三要素的因素有哪些以及怎样通过改变影响因素来改变三要素。
如图所示,将直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使其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直尺的端部,观察直尺的振动情况,并仔细听声音的强弱如何变化。这是什么原因?
新知探究
一、响度
想一想
一、响度
新知探究
用不同大小的力敲打鼓面或拨动琴弦,我们听到的声音强弱不同。
响度:人们把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响度和振幅
振幅: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1、物体的振幅越大
2、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响度:声音的强弱
一、响度
新知探究
一、响度
新知探究
一、响度
新知探究
思考:响度是否只与振幅有关?
1、响度与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轻,即响度越校
2、使声音集中向某个方向传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归纳:用哪些方法可以增大响度?
一、响度
新知探究
声音强弱的单位常用分贝(dB)来表示
听觉效果与声音的强弱
声音
声音的强弱/dB
听觉效果
树叶微动
极静
轻声交谈
20------30
安静
正常说话
40------50
正常
大声呼喊
70------80
较吵
汽车喇叭
90
很响
载重汽车
100-----110
震耳欲聋
飞机发动机
120----130
疼痛难忍
二、音调
纸片接触转速一定、齿数不同的齿轮,齿轮的齿数多,纸片振动得快,声音就尖细,齿数少,纸片振动得慢,声音就低沉。
实验
新知探究
定义:
频率
振动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比叫作频率。
单位:
赫兹
简称赫,用符号Hz表示。
1Hz表示物体在1s内振动1次
二、音调
新知探究
二、音调
音调
定义:
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音调是由发声物体振动得频率决定的;
2、频率大,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细短的物体
3、频率小,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粗长的物体
新知探究
探究频率不同对波形的影响
音叉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就越密。
二、音调
新知探究
二、音调
新知探究
动画演示
新知探究
编钟
编钟是一种打击乐器,古代用于祭祀或宴庆。将音调不同的钟依次编组悬挂,形成一定的音阶,称之为编钟。
信息窗
曾侯乙编钟
三、音色
想一想
小提琴
笛子
古筝
二胡
辨别由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新知探究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决定音色的条件:材料、结构
三、音色
音色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制作橡皮筋吉他
材料:几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一个纸盒、两根木条。
比较一下,是绷得紧的还是较松的橡皮筋音调高?是粗橡皮筋还是细橡皮筋的音调高?
迷你实验室
你能否用实验结果解释:为什么胡琴、提琴等弦乐器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课小结
本课小结
一、音调
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二、响度
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三、音色
音色与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