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导航:人教版北师大版沪科版苏科版鲁科版苏教版粤教版
年级导航: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九年级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备课网 > 沪科版初中物理 >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沪科版3.2声音的特性免费课件

发布时间:05-22 来源:人教版教学资源

下载地址

“沪科版3.2声音的特性免费课件”由人教版教师资源网精心整理,注册即可下载!

内容介绍

第三章声的世界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第一课时

课前导入

音乐欣赏

想一想

1、人说话的声音有高有低

2、弹奏不同的琴键,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我们通过发出的声音来判别乐器

4、我们通过发出的声音来识别人

声音的这些特点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乐音的概念和三要素;

(2)掌握三要素的概念;

(3)知道影响三要素的因素有哪些以及怎样通过改变影响因素来改变三要素。

如图所示,将直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使其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直尺的端部,观察直尺的振动情况,并仔细听声音的强弱如何变化。这是什么原因?

新知探究

一、响度

想一想

一、响度

新知探究

用不同大小的力敲打鼓面或拨动琴弦,我们听到的声音强弱不同。

响度:人们把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响度和振幅

振幅: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1、物体的振幅越大

2、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响度:声音的强弱

一、响度

新知探究

一、响度

新知探究

一、响度

新知探究

思考:响度是否只与振幅有关?

1、响度与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轻,即响度越校

2、使声音集中向某个方向传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归纳:用哪些方法可以增大响度?

一、响度

新知探究

声音强弱的单位常用分贝(dB)来表示

听觉效果与声音的强弱

声音

声音的强弱/dB

听觉效果

树叶微动

极静

轻声交谈

20------30

安静

正常说话

40------50

正常

大声呼喊

70------80

较吵

汽车喇叭

90

很响

载重汽车

100-----110

震耳欲聋

飞机发动机

120----130

疼痛难忍

二、音调

纸片接触转速一定、齿数不同的齿轮,齿轮的齿数多,纸片振动得快,声音就尖细,齿数少,纸片振动得慢,声音就低沉。

实验

新知探究

定义:

频率

振动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比叫作频率。

单位:

赫兹

简称赫,用符号Hz表示。

1Hz表示物体在1s内振动1次

二、音调

新知探究

二、音调

音调

定义:

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音调是由发声物体振动得频率决定的;

2、频率大,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细短的物体

3、频率小,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粗长的物体

新知探究

探究频率不同对波形的影响

音叉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就越密。

二、音调

新知探究

二、音调

新知探究

动画演示

新知探究

编钟

编钟是一种打击乐器,古代用于祭祀或宴庆。将音调不同的钟依次编组悬挂,形成一定的音阶,称之为编钟。

信息窗

曾侯乙编钟

三、音色

想一想

小提琴

笛子

古筝

二胡

辨别由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新知探究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决定音色的条件:材料、结构

三、音色

音色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制作橡皮筋吉他

材料:几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一个纸盒、两根木条。

比较一下,是绷得紧的还是较松的橡皮筋音调高?是粗橡皮筋还是细橡皮筋的音调高?

迷你实验室

你能否用实验结果解释:为什么胡琴、提琴等弦乐器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课小结

本课小结

一、音调

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二、响度

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三、音色

音色与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有关

相关资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物理目录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一节 走进神奇

第二节 探索之路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三节 快与慢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一节 光的反射

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第四节 光的色散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 质量

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 力的合成

第三节 力的平衡

第八章 压强

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

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九章 浮力

第一节 认识浮力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

第十章 机械与人

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第三节 做功了吗

第四节 做功的快慢

第五节 机械效率

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一节 走进微观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

第三节 探索宇宙

中小学教学资源网 —人教版教师之家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204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