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下载地址
内容介绍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宋亚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全过程和方法.
3.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孝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教学重点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具、光具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并且照相机能使景物在相片上成倒立的像,所成的像比物体小,投影仪能把小的胶片上的画面放大到屏幕上,供大家观看,这就说明所成的像比物体大,是倒立的;放大镜能把小小的物体放大,使我们看清楚它们,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那么: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情况成缩小的像?
什么情况下用光屏能收到像,什么情况下在光屏上不成像?
什么条件下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什么条件下在同侧?
二、新课教学
[分组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进行分组实验,共同得出规律
方案一:
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