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全册15.3“伏安法”测电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下载地址
内容介绍
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巩固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做电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和一般方法。
学会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团结协作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根据实验课题的要求设计实验电路,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
【教学难点】
根据实验电路图进行实物连线,并排除接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故障。
【教学准备】
(学生可2人或4人一组)干电池组(带盒)或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带座)、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投影仪.
【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欧姆定律,并已能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做一些简单的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看这样的题目.
(投影题目)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同学们练习,两个同学板演).
此题目是上节课欧姆定律公式的巩固应用,其目的有二:巩固旧知识;引入新课题。
通过该题的计算,同学们有什么启示吗?
生:如果知道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它的电阻。.
如何知道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呢?
生:可以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压和电流。
这也让我们找到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伏安法”测电阻。
(自然引入,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同学们面前的小灯泡是我们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时常用到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测量它的电阻。
(肯定有一些同学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教师可幽默风趣的说)
你们的手真快呀!如果建筑工人也像你们这样,修的楼房多数都会———倒塌!
(同学们会心的笑,教师因因势利导)
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生: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通过纠正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请同学讨论,设计方案,并按自己的思路画出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然后互相交流,看自己的想法有没有和别的同学不一样。
请一位同学将自己设计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教师巡视,这时可能会发现,不论同学们灯泡、电表摆放的位置如何,大致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只画出电流表、电压表、灯泡,另一种较完整,接进了滑动变阻器.
EMBEDMSPhotoEd.3
(画出这两种电路,学生观察比较和讨论)
生:只要能测出电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灯中的电流就可以由R=算出电阻的值.用电流表、电压表就行,不用变阻器也可以。
另一部分同学,你们为什么要将电路接入变阻器呢?
生: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像前一部分同学讲的,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小灯泡中的电流和灯两端的电压就可以计算灯泡电阻.为什么还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有什么用呢?
引导学生分析:前一个电路只能测一个电流值和电压值,而后一个电路中,利用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由于灯泡的电阻一般不变,这样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式U=IR,电流改变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也会改变.因此,就可以测出几组不同的电流值和对应的电压值。
小灯泡的电阻值是不变的,测出一次计算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测几组不同的值,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引导学生分析)
在实验中测量几组数值的意义也在于此:多测几组不同的电流和相应电压的数据,就可以得到多个电阻的测量值,从而可以通过取平均值的方法,去掉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偶然误差,提高物理量的测量精确度.“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是我们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用到的方法.因此电路中连入变阻器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总结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以进行多次测量。
现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选择实验器材,看老师给你准备的器材够不够,然后设计好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表格。
(学生边做边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在巡回指导中根据观察到的不规范操作,统一作如下的讲解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