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教案下载

  •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甘肃省县级优课).doc

    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教案设计)SHAPE*MERGEFORMAT2017年4月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初步认识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能结合地图描述和识记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特征。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分析地图的综合能力。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非洲政区图和地形图总结非洲的位置以及地形地势特征。进一步掌握运用地图归纳大洲地理概况和地形、地势特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学习我们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对我们的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的思想。教学
    上传时间:12-04 07:56:04 进入下载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甘肃省县级优课).doc
  •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x

    《第二节非洲》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知道人口、经济与发展的问题。[教学重难点]1、重点:非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的分布2、难点:非洲的气候特征、尼罗河的水文特征[教具准备]非洲地形图、非洲气候资料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金字塔图片,设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国家的建筑吗?它是位于哪个大洲的国家呢?一、高原为主的地形1、简介“非洲”洲名的由来,让学生对非洲的气候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上传时间:12-04 07:42:56 进入下载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x
  •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重庆市县级优课).doc

    《区域地理——非洲》教学设计设计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设计《非洲》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图像与课文相结合,形成文图结合知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与学关系。教材分析:辽阔的非洲是一个多彩的世界。非洲是“阿非利加洲(Africa)”的简称。希腊文“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赤道横贯非洲的中部,非洲3/4的土地受到太阳的垂直照射,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以上的热带占全洲的95%,其中有一半以上地区终年炎热,故称为“阿非利加”。?本节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非洲的地理位置,非洲的地形特征,非洲的气候特征。学情分析:教学目标:
    上传时间:12-04 07:33:55 进入下载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重庆市县级优课).doc
  •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课题 认识大洲本节课主要学习“炎热的气候”和“物产丰饶的非洲”两个部分的内容。“炎热的气候”是本节的难点,由非洲的纬度位置分析得出非洲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类型从非洲中部赤道附近开始呈南北对称分布。非洲因气温高、蒸发量大,干旱地区广阔。学生活动部分还插入了有关非洲主要河流——尼罗河和刚果河的对比思考题,从而让学生自己分析并掌握这两条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物产丰饶的非洲”部分简单的从矿产、动植物资源方面阐述了非洲的富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以及其后资料而阅读、分析,说出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并归纳非洲的气候特征。通过阅读、分析地图和文字资料,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丰饶的物产。 过程与方法:充分
    上传时间:12-04 07:28:54 进入下载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册第六章第二节非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3、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学情分析】本节课是认识大洲的第二节认识非洲,学生前面已经初步学习了亚洲和欧洲,初步了解了认识一个大洲的方法,本节课在前节的基础上在来体会学习认识大洲的方法,学生刚接触地理,对学习地理的工具——地图还不够掌握,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识图忆图能
    上传时间:12-04 07:17:12 进入下载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山西省省级优课).doc

    《撒哈拉以南非洲》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范围和位置2、在地形图中能够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并分析其地势特征3、利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月平均气温、逐月降水柱状图,学会分析热带草原的气候特点,理解草原动物迁徙的原因4、在自然资源分布图上,指出几种特色矿产的分布和世界地位。课堂练习: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写相应的英文字母:A、大西洋B、地中海C、红海D、几内亚湾E、马达加斯加岛F、撒哈拉沙漠G、埃塞俄比亚高原H、东非高原I、南非高原J、尼罗河K、刚果河L、乞力马扎罗山M、维多利亚湖N、坦噶尼喀湖二、当堂检测:1、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以()为主。2、刚果河是非洲流量()的河,第()长河
    上传时间:12-04 06:56:27 进入下载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山西省省级优课).doc
  •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甘肃省县级优课).doc

    非洲(1)课型 新授课课时安排 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3.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教育目标: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教学难点: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
    上传时间:12-04 06:51:40 进入下载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甘肃省县级优课).doc
  •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docx

    第二节非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3、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学情分析】本节课是认识大洲的第二节认识非洲,学生前面已经初步学习了亚洲和欧洲,初步了解了认识一个大洲的方法,本节课在前节的基础上在来体会学习认识大洲的方法,学生刚接触地理,对学习地理的工具——地图还不够掌握,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识图忆图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地
    上传时间:12-04 06:27:02 进入下载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docx
  •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广 西省级优课).docx

    非洲教学设计1.了解非洲气候分布特征,学会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2.了解非洲主要的物产及主要产地。3.了解非洲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4.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教学重点1.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征2.本区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教学难点?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教学方法:图文结合对比分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准备:搜集关于非洲景观、居民经济的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非洲的纬度位置,
    上传时间:12-04 06:25:21 进入下载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广 西省级优课).docx

《非洲》教案下载

本栏目共收录9套非洲优秀教案供大家下载
课文:非洲
教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