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导航:人教版沪教版鲁科版苏教版
年级导航: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一选修二选修三选修四选修五选修六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备课网 > 鲁科版高中化学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3复合材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必修一)

发布时间:07-21 来源:人教版教学资源

下载地址

“4.3复合材料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必修一)”由人教版教师资源网精心整理,注册即可下载!

内容介绍

复合材料

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教材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复合材料制成品的介绍,引出复合材料的概念、构成、特性,然后通过对四种复合材料性能的交流研讨,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复合材料的组成,预测其性能。教材的第二部分介绍了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复合材料玻璃钢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的特种复合材料,并简要介绍了材料科学的发展过程和方向。

(二)知识框架

认识复合材料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性质不同的材料经过特殊的加工制成的材料称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既能保持原来材料的长处,又能弥补它们的不足,而且由于各组份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产生了优于原材料的新的性能。

2.形形色色的复合材料

碳纤维、硼纤维、碳化硅纤维等增强陶瓷复合材料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认识常见的复合材料及其用途,理解复合材料的概念,复合材料的基本组成、优点。

方法与过程目标

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简单预测不同材料复合后所产生的新材料的优良特性。

初步了解根据对所需材料性能的特定要求,如何选择组成复合材料的单一材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神奇复合材料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通过对我国科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认识复合材料的基本组成。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简单预测不同材料复合后所产生的新材料的优良特性。

四、教学设计

[联想质疑]“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穿过大气层时,外壳与大气层摩擦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是什么材料经受了这种考验而使飞船安然无恙呢?运动员在撑杆跳项目中使用的撑杆极富弹性,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是金属、陶瓷、还是塑料?

[学生讨论、教师讲解]所用材料并不是单一的金属、陶瓷、或塑料,而是它们复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各成分优点的新型材料。

[交流研讨]

事实一:木材坚固、耐用,可作为建筑材料,它由木质长纤维组成,靠被称为木质素的物质粘接起来。木质长纤维比较柔软,木质素较脆,它们各自都不能承受重压,但这两物质复合后就构成了强壮的树干。

事实二:人们做泥砖时,往泥中掺入禾秸,可以提高泥砖的强度。

事实三:纯棉布衣服、纯化纤衣服分别有如下优缺点:

优点 缺点 纯棉衣服 柔软舒适、吸汗、不产生静电等 易皱、不耐磨等 纯化纤衣服 不易皱、耐磨等 不吸汗、易产生静电等 要获得兼具化纤、纯棉两种布料优点的布料,通常的做法有①制作含一定量棉花、一定量化纤的混纺纱线,再生产出混纺布料。②利用特殊的编制方法编织生产一面为纯棉纱、一面为化纤的涤盖棉布料。

你可以从上述事实获得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一定的方法复合在一起,可获得一种既能保持或发展原来材料的长处,又能弥补它们的不足的新材料。

[点评]联想质疑旨在引起学生兴趣,其后通过学生对三个较为熟悉的事实的思考感悟、交流研讨,让学生产生一种将两种不同材料复合在一起,就可以获得性能较单一材料更为优良的新材料的想法,旨在再现人们构思、发明复合材料的思维历程,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同等重要!

[过渡]根据这种思想,在化学上,我们生产出了各种复合材料。

[板书]第三节复合材料

认识复合材料

[交流研讨]棉线、橡胶、含棉质经纬线的各种橡胶轮胎,这三者中,哪一种属于复合材料?你认为什么是复合材料?它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各组成成分起什么作用?复合材料与原材料相比,在性质上有什么优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性质不同的材料经过特殊的加工制成的材料称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既能保持原来材料的长处,又能弥补它们的不足,而且由于各组份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产生了优于原材料的新的性能。

相关资源

鲁科版必修一 化学目录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三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 电解质

第三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

第二节 氮的循环

第三节 硫的转化

第四节 海水中的元素

第四章 元素与材料世界

第一节 硅 无机非金属材

第二节 铝 金属材料

第三节 复合材料

中小学教学资源网 —人教版教师之家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204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