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PPT课件(山东省县级优课).ppt

发布时间:10-22T07:27:35

森林生态系统

湖泊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学习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并能判断某具体实例是否为一个生态系统。

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成分以及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

3.能用概念图画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它们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探究一

活动:瞧,我们这一大家子。

要求:假如你是该池塘中的一条小鱼,你会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请将你看到和感受到的贴到你手中的池塘图上。

1.必须先要强调地域,因为不同地域中的生物和环境都不同。

3.除了生物,还必须要包括该地域的环境条件。

2.必须包括该地域中所有生物,一个都不能少。

4.生态系统可大可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探究二

活动:我们家都有谁。

要求:将生态系统的各成分进行归类,并选择其中一类按下面的模板向大家做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池塘中的……,我们家有好多成员,它们是……,我们被统称为……,我们有……作用,大家认识我们了吗?”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资源

  • [素材]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学情分析_张善鹏_初中生物_生态系统的组成(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生态系统的组成学情分析:湿地、池塘、森林、海洋等,在学生周围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地方生活着各种各种的生物,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这些景观发生着周期性的更替。八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思维能力方面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抽象思维能力仍然欠缺。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对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已经有了了解,但是他们很难把这些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放在一起进行思考和研究,更没有考虑到这些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能够成为一个整体。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课前准备的视频及照片,引导学生由局部到整体进行讨论和辨析,让学生学会用全局的眼光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逐步加深对生态系统概念的认识,知道每一种生物都生活在各自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学情分析_张善鹏_初中生物_生态系统的组成(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x

    教学设计表一、基本信息课名生态系统的组成(第一课时)周永梅学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二、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2、了解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的作用3、了解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定义、作用和关系三、学习者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是八年级下的内容。是七年级和八年级内容的综合运用和理解。此时八年级学生已经将植物光合作用、动物的捕食行为、细胞的呼吸作用以及动植物的分类等内容已了解。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八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趋于完善,因此本节课利用的是学生分组探究学的方法授课。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和体验找到已学的知识和新学的知识(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在脑中自己产生新的图示。同时,青少年还有这对于未知的好奇,而本节课就是通过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doc

    课题:6-1-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3、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4、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能力目标:收集、交流不同生态系统的资料能根据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或分析有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加强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的作用。难点: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主持人主持(播放优美的录象)同学们。再上课之前先让我们来放松一下。看了刚才的录象,假如你现在正置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doc
  • [素材]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效果分析(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效果分析本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内容相对简单,教师是以莱西市姜山湿地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学生假设想想自己是一只水鸟,和周围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谈自己所熟悉的生态系统并利用图片,并结合相关练习题加以巩固。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判断生态系统的方法。对于生态系统的成分部分的学习,以学生身边的生态系统为例校园花坛、洙水河公园、自家门前的菜地等,通过小组讨论来到不同的生态系统,“找一找”“看一看”“想一想”,不同的地方都有什么,师生共同总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对于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地位及关系是通过学生分角色扮演,为家族代言并“争功”来完成的。对于学生没有说完整的,教师再加以补充。对于这部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效果分析(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 [素材]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评测练习_张善鹏_初中生物_生态系统的组成(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生态系统的组成评测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做出相应的解释。(1)所有生产者都是植物。(2)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3)所有消费者都是动物。(4)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5)所有分解者都是微生物。(6)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2.单选题(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峡山水库中所有的动植物B.峡山水库中所有的生物C.峡山水库中所有的鱼、所有的动物、所有的微生物以及非生物成分D.峡山水库(2).下图为小哲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它是不是生态系统呢?下列从生态系统组成角度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生物种类少,不是生态系统B.生物数量少,不是生态系统C.包含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生态系统D.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是生态系统(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评测练习_张善鹏_初中生物_生态系统的组成(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生态系统的组成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成分以及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3.能用概念图画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并解释它们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作用。教学难点: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二)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池塘模型、表演道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播放沂山、白浪绿洲湿地公园、青云湖、白浪河入海口渤海视频,在生物学中我们会把沂山称之为森林生态系统,把白浪绿洲湿地公园称之为湿地生态系统,把青云湖称之为湖泊生态系统,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 [课件]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PPT课件(辽宁省市级优课).ppt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就叫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甚至一个村庄或城镇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成分1.各小组在本课之前进行预习,并制作生态瓶,小组间进行评比交流。2.说出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1.flv二、生态系统的成分植物——生产者(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动物——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细菌、真菌——分解者: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PPT课件(辽宁省市级优课).ppt
  • [课件]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PPT课件(山东省县级优课).ppt

    森林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并能判断某具体实例是否为一个生态系统。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成分以及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3.能用概念图画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它们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探究一活动:瞧,我们这一大家子。要求:假如你是该池塘中的一条小鱼,你会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请将你看到和感受到的贴到你手中的池塘图上。1.必须先要强调地域,因为不同地域中的生物和环境都不同。3.除了生物,还必须要包括该地域的环境条件。2.必须包括该地域中所有生物,一个都不能少。4.生态系统可大可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探究二活动:我们家都有谁。要求:将生态系统的各成分进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PPT课件(山东省县级优课).ppt
  • [素材]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观课记录(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观课记录生物 课题 生态系统的组成 亮点 1.依据课标要求,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2.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有效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参与度广,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3.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与不足 1.课堂对学生评价太单一,缺乏创新。2.教师语速较快,学生有些拘谨。3.拓展探究题目找更多学生展示较好。教学建议 1.强调非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的作用,及和生物成分的关系。2.对学生的评价要求多样化、规范化,并且更准确、更精确。3.教师语速放慢,多观察学生的反应,倾听学生的声音。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观课记录(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 [课件]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PPT课件(四川省县级优课).ppt

    张念东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3、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4、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3、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PPT课件(四川省县级优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