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高考有机推断题——解题技巧
课后反思
在课堂引入方面,用学生做过的理综题引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有针对性。将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逐条分析,并点明本节的重难点,师生配合较为融洽。
通过“三部曲”:怎么考、怎么做、做什么,将教学内容简单化,点出本节课的重之之重找“突破口”。从“基本性质”“反应条件”“反应数据”三方面入手,学生通过填写学案、小组讨论、检查提问来复习基础知识。
通过让学生快速找出题目中“反应条件”、“化学性质”、“新情景信息”等形式,内化知识的形成和建构,让学生既关注高考试题中的实际问题、了解研究有机合成的重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实战演练,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了,推断题找“突破口”的关键,并掌握了从多方面找突破口的方法。学生学习较认真,效果很好。学生为主体,主动黑板讲题,分析到位,条理清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可能由于设计时课堂容量偏大,所以本节课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探究有机推断的突破口,如果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并且让生生之间及师生之间更多的争议和讨论,教学的效果肯定更佳。
总体来说,本节课师生沟通通畅,课堂氛围和谐,激发学生主体潜能。针对本节课知识内容和思维、练习容量均较大,学生活动机会较多的特点,不仅引言、过渡、点评、小结等语言表述简洁自然,而且通过精心设计、鼓励性评价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做到让学生有话讲,愿意讲,大胆讲,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以此推进和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