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docx

发布时间:11-20T09:25:13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相关领域

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

教材

出版社:岳麓书社出版日期:2008年5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贾平平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资源

  • [教案]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docx

    【二轮复习】《魏晋南北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教学设计考纲要求教学目标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全国卷高考历史卷的中国古代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课通过整合必修和选修教材,以通史的形式还原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使学生能够从宏观上掌握该时期的时代特征,能够按照时空顺序构建重大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梳理重大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融入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发展的主要史实及其影响。教学难点:门阀士族和魏晋玄学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本课以时代特征为引领,引导学生概括魏晋南北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领域的时代特征,
    上传时间:11-20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docx
  • [课件]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PPT课件(山东省省级优课).ppt

    先看一段中国通史的视频,结合视频回答问题1.视频中主人公是谁?2.视频中提及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标要求:(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起讫时间:386年—534年首都:平城洛阳所属民族:鲜卑族土地制度:均田制地方行政制度:宗主督护制三长制开国君主:拓跋珪官方语言:鲜卑语、汉语主要宗教:佛教、道教主要建筑: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北魏小档案:拓跋宏(467年—499年),即北魏孝文帝,后改名元宏。北魏第七位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北魏虽然凭借武力统一了黄河流域,但统治者却寝食不安。
    上传时间:11-20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PPT课件(山东省省级优课).ppt
  • [素材]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素材(山东省省级优课).doc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效果分析:本节课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环环相扣、巧妙严谨、引人入胜。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了微服私访,小组展示,辩论赛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背景介绍,采用学生微服私访的形式,学生以北魏地图为依托,形象生动,充满真实感。改革内容由小组代表展示,风格各异,袁泉讲的均田制充满正义感,气场十足,李世龙讲的迁都洛阳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面面俱到,高申讲的实行汉制,移风易俗,旁征博引,史料实证,内容详实,张一诺讲的三长制以流行电视剧琅琊榜作为例证,通俗易懂。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以辩论赛的形式,一分为二,展开思辨,由主持人主持,分为正方一辩和反方一辩立论,质询
    上传时间:11-20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素材(山东省省级优课).doc
  • [素材]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素材(山东省省级优课).doc

    《北魏孝文帝改革》【课程标准】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课标分析】学习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条件;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学习难点: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上传时间:11-20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素材(山东省省级优课).doc
  • [教案]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docx

    第五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中华文明的浴火重生课标要求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材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一次封建化改革,改革在鲜卑拓跋的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汉化改革促进了我国的民族融合和中华文明的再兴。教材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改革的背景,第二、三、四、五为改革的内容,第六部分为改革的影响,逻辑上从改革的背景,分析当时北魏所面临的社会矛盾,由此来讲述改革的措施都是极具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分析改革取得效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掌握北魏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在结合课本与史料的基础上,总结孝文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方面改革的内容。过程与方法:运用
    上传时间:11-20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docx
  • [素材]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反思(山东省省级优课).doc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后反思:
    上传时间:11-20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反思(山东省省级优课).doc
  • [教案]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doc

    课题《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设计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结构理念二、教材分析本科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衔接作用,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从而稳定了北魏统治,为隋朝的重新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今我们正处于改革和创新的现时代,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对于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本科也告诉我们搞好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三、学情分析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认识其改革的必然性:根据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对北魏社会转型所起
    上传时间:11-20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doc
  • [素材]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素材(山东省省级优课).doc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材地位:教材分析:教科书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介绍学习内容。第一方面阐述了北魏统一北方的史实,变相阐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第二方面阐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大体可以从两个大阶段来学习,冯太后主持时期和孝文帝主持时期。通过这两大方面的学习,总体分析了学习改革的思路,背景,内容,特点,评价等等。进而深入认识改革的规律性内容,认识改革的性质、成功原因等。
    上传时间:11-20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素材(山东省省级优课).doc
  • [教案]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设计(山东省省级优课).doc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传统课堂VS翻转课堂导入:视频导入———制作中国历史-----北魏统一北方截取一、背景介绍(王俊杰)--地图微服私访北魏统一北方,社会发展水平缓慢。民族融合加强两族人语言不通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汉人起义,民族矛盾激化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冯太后的推动二、小组代表1.均田制(袁泉)改革前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部分农民没有土地,导致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尖锐,政府趁战乱占有大量无助皇帝2.三长制(张一诺)北魏初期,北方地区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躲避战乱的农民纷纷投奔当地的豪强大族,逐渐形成以这些大族为首的坞堡组织。由于这些组织势力过强,北魏政府无法消灭,只能利用这些宗主去督护地方,这就形成了宗族督护制。但慢慢的,宗族为了逃避赋役,将
    上传时间:11-20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学设计(山东省省级优课).doc
  • [素材]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导学案(辽宁省市级优课).docx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民族大融合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认识其改革得必然性;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北魏孝文帝改革得内容,并用唯物史观分析其对中国历史进程所产生的积极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方式,分析史料,归纳总结。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促进民族大融合和祖国统一、繁荣昌盛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教学重点:掌握孝文帝改革的各项措施及其作用。教学难点:探讨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设疑引思,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魏骑马武士陶俑北魏统一北方诸战示意图根据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促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因素有哪些?论从史出,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平城时代:创建新制
    上传时间:11-20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导学案(辽宁省市级优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