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
导入:(ppt)法国新任总统马克龙和妻子照片
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和妻子照片
师:马克龙比妻子年轻24岁,特朗普比妻子年长24岁。同样的年龄差距,但是大家显然对前者更加意外,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搭配似乎不太符合习惯。今天我们学习冯骥才的反思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看看习惯思想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ppt)
1、掌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技法。?
2、归纳高女人、矮丈夫和裁缝老婆的人物形象。?
3、结合小说背景,分析其主题。?
4、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走近作者
冯骥才,浙江慈溪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1924年生于天津。“文革”期间他饱受磨难,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他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其中《神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珍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全国文学奖。
三、研习情节
习惯认为,美丽的爱情应该是这样的:郎才女貌、才子佳人、丈夫身材高大、妻子小鸟依人。高女人和矮丈夫打破了这一习惯。
夫妻形象分析:
妻子——她身高175cm。这女人长得又干、又瘦、又扁,脸盘象没上漆的乒乓球拍儿。五官还算勉强看得过去,却又小又平,好似浅浮雕;胸脯毫不隆起,腰板细长僵直,臀部瘪下去,活象一块硬挺挺的搓板。眼睛可就象一对糊里糊涂的玻璃球儿了。
丈夫:他身高只有158cm。她的丈夫却像一根短粗的橡皮滚儿;饱满,结实,发亮;身上的一切——小腿啦,脚背啦,鼻头啦,手指肚儿啦,好象都是些溜圆而有弹性的小肉球。他的皮肤柔细光滑,有如质地优良的薄皮子。过剩的油脂就在这皮肤下闪出光亮,充分的血液就从这皮肤里透出鲜美微红的血色。他的眼睛简直象一对电压充足的小灯泡。
板书:妻子高瘦丈夫矮胖
周围的人怎样看待这对夫妇的结合?请用简单的词或短语概括。
板书:不谐调、不相称
两人在一起,没有谐调,只有对比。面对种种流言蜚语,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这对夫妻分开了吗?他们是如何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