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发布时间:11-30T13:06:05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

导入:(ppt)法国新任总统马克龙和妻子照片

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和妻子照片

师:马克龙比妻子年轻24岁,特朗普比妻子年长24岁。同样的年龄差距,但是大家显然对前者更加意外,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搭配似乎不太符合习惯。今天我们学习冯骥才的反思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看看习惯思想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ppt)

1、掌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技法。?

2、归纳高女人、矮丈夫和裁缝老婆的人物形象。?

3、结合小说背景,分析其主题。?

4、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走近作者

冯骥才,浙江慈溪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1924年生于天津。“文革”期间他饱受磨难,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他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其中《神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珍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全国文学奖。

三、研习情节

习惯认为,美丽的爱情应该是这样的:郎才女貌、才子佳人、丈夫身材高大、妻子小鸟依人。高女人和矮丈夫打破了这一习惯。

夫妻形象分析:

妻子——她身高175cm。这女人长得又干、又瘦、又扁,脸盘象没上漆的乒乓球拍儿。五官还算勉强看得过去,却又小又平,好似浅浮雕;胸脯毫不隆起,腰板细长僵直,臀部瘪下去,活象一块硬挺挺的搓板。眼睛可就象一对糊里糊涂的玻璃球儿了。

丈夫:他身高只有158cm。她的丈夫却像一根短粗的橡皮滚儿;饱满,结实,发亮;身上的一切——小腿啦,脚背啦,鼻头啦,手指肚儿啦,好象都是些溜圆而有弹性的小肉球。他的皮肤柔细光滑,有如质地优良的薄皮子。过剩的油脂就在这皮肤下闪出光亮,充分的血液就从这皮肤里透出鲜美微红的血色。他的眼睛简直象一对电压充足的小灯泡。

板书:妻子高瘦丈夫矮胖

周围的人怎样看待这对夫妇的结合?请用简单的词或短语概括。

板书:不谐调、不相称

两人在一起,没有谐调,只有对比。面对种种流言蜚语,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这对夫妻分开了吗?他们是如何面对的?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资源

  • [课件]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PPT课件(江苏省县级优课).ppt

    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请按时间顺序,梳理、概括文中的主要情节。文革前文革时文革后夫妻俩因身高差异饱受嘲笑、非议丈夫遭批斗,妻子同受辱丈夫入狱、妻子等待妻子中风、丈夫扶持妻子病故丈夫鰥居什么造成了这个悲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什么造成了这个悲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如今悲剧还在上演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如今可以过上长相厮守、平静安宁的日子了吗?(小组讨论)82岁的贪婪垂暮男人,28岁的无耻欲望女人,其实也算般配。打着爱情的旗号,亵渎爱情;打着道德的旗号,挑战道德。不出意外,杨肯定走得早,翁帆再嫁一次、两次也成啊,生前就算投资好了,理论上从投资的角度来说翁帆胜算颇大。
    上传时间:11-30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PPT课件(江苏省县级优课).ppt
  • [课件]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PPT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ppt

    1978年年初,24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卢新华把他的处女作《伤痕》贴在了班级墙报上。在复旦校园,这篇小说被迅速传抄。 1978年8月11日,上海街头的每个报栏前,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几乎人人都在为《文汇报》上一篇名为《伤痕》的小说而落泪。当天的《文汇报》加印至150万份。有人说,“读《伤痕》,全中国人所流的泪可以成为一条河。”美联社的报道说,“中国出现了揭露文革罪恶的‘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一批深刻地控诉十年动乱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和心灵创伤的作品的涌现,这批小说被称为“伤痕文学”。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冯骥才团结楼里的人以世俗的眼光揣测他人以刺探别人隐秘为乐以自我的方式解释世界说长道短搬弄是非窥人隐私落井下石自以为是趋炎附势无聊庸俗愚
    上传时间:11-30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PPT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ppt
  • [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x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目标:一、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二、把握人物形象以及主题三、探究社会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对表现主题的作用教学重难点:一、把握人物形象以及主题二、探究社会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对表现主题的作用教学方法:朗读感悟,问题探究,同伴合作,课堂交流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ppt才子佳人,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地设之配,令人艳羡。但也总有些与众不同的个例,会有勇气挑战大众的审美习惯。从刚才的反应可见各位看官对这对高女人和矮丈夫的态度,有嘲笑,难解,羡慕,嫉妒,恨,也有相信真爱,表示祝福(爱的手势)……若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某个特殊时代特定环境下,主人公又会面临怎样的命运?让我们走进作家冯骥才的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走
    上传时间:11-30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x
  • [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doc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简案【教学目标】1.梳理、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形象。2.归纳、理解社会环境在小说中的作用。3.把握小说主旨并思考小说的现实和文化意义。【教学重点】归纳、理解社会环境在小说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把握小说的主旨并思考本文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我们该如何认识“习惯”?——创设情境法国作家沃维纳格说:“习惯就是一切,甚至在爱情中也是如此。”在我国,早在《礼记》中就写道:“男先于女,刚柔之义也。”我们习惯于男才女貌、金童玉女、门当户对、才子佳人式的婚姻和爱情。似乎只有男子玉树临风,女子小鸟依人才是和谐而完美的结合。今天这节课,我们跟随作家冯骥才走近一对看起来似乎不那么和谐的夫妻——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去看
    上传时间:11-30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doc
  • [素材]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素材(江苏省县级优课).doc

    书中有我:小说阅读的人文境界——以《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教学为例新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强调课堂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很多教师所熟识的“三维目标”。但这种忽视教学内容差别的全面性要求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面面俱到有时候往往会适得其反,学生难以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下真正做到每一课均有所收获。以苏教版《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为例,小说写于“文革”之后的1982年,讲述的是主人公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两个普通人的爱情悲剧,属于“伤痕文学”。如若按照常规教学法,教师确定的目标应为:字词句篇的理解;重点句子的赏析;重点意象的含义以及作用的分析;把握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情节的梳理;小说的典型环境;小说
    上传时间:06-24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素材(江苏省县级优课).doc
  • [素材]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素材(江苏省市级优课).docx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现代作家。他身高一米九几,原来是省队的一位二三流的篮球运动员,因为一次训练受伤,不得不告别心爱的篮球运动,从此中国多了一位一流的画家和作家。每次作家聚会的时候,大家都调侃他为文坛、画坛的巨人。“文革”期间他饱受磨难,做过工人、业务推销员、教师等,主要作品有《啊》《雕花烟斗》、《神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三寸金莲》、《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是“文革”后“伤痕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风格:善于记录现实的风云,表现“文革”中令人颤栗的生活,又擅于描写近代历史,表达对传统文化积淀的思考。其写法不拘一格,富于探索精神。生活照(3张)2004年冯骥才成立了"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
    上传时间:11-30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素材(江苏省市级优课).docx
  • [课件]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PPT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ppt

    冯骥才1、掌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技法。?2、归纳高女人、矮丈夫和裁缝老婆的人物形象。?3、结合小说背景,分析其主题。?4、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冯骥才,浙江慈溪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1924年生于天津。“文革”期间他饱受磨难,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他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其中《神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珍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全国文学奖。研习文本郎才女貌、才子佳人丈夫身材高大妻子小鸟依人习惯认为,美丽的爱情应该是这样的:高女人和矮丈夫打破了这一习惯她身高175cm这女人长得又干、又瘦、又扁,脸盘象没上漆的乒乓球拍儿。五官还算勉强看得过去,却又小又平,好似浅浮雕
    上传时间:11-30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PPT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ppt
  • [教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根据时间节点和人物关系理清小说情节2.通过讨论,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背景和主题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我先请大家来说说,你们心目中幸福的夫妻是什么样的呢?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是否幸福呢?和谐吗?不和谐,不和谐在哪里?不和谐在身高和模样上,可是他们感情和不和谐呢?和谐,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二人感情是和谐的呢?请大家找一找。二、探究1.从大家所找的语句来看,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伉俪情深,感情和谐,可是读这篇文章我们总感觉这对夫妻并不那么幸福,反而觉得悲凄,他们到底遭遇了哪些不幸?A.被议论嘲笑B.被恶意揣测C.被窥探隐私D.被仇恨E.被批斗F.被践踏尊严……2.团结大楼的这些人,以裁缝老婆为典型代表
    上传时间:11-30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
  • [课件]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ppt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冯骥才 结合预习,课前思考: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是的一对夫妻。 要求:请用合适的词语或短语填空。并在文中找到依据。 本该幸福的他们,遭遇了哪些不幸? 要求:先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并用“被”字开头的短语加以概括。被议论被践踏尊严被嘲笑被恶意揣测被冷落被窥探隐私被仇恨……被批斗被羞辱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恶意揣测的阴暗心理!窥人隐私的奇异癖好!落井下石的市侩行径!仇富心理!从众心理!……小组合作,多元探讨(一): 团结大楼里的那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对待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呢? 要求:小组讨论时间5分钟,整合并记录讨论的结果,请代表发言。人性
    上传时间:11-30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ppt
  • [课件]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ppt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冯骥才,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文革”期间他饱受磨难,做过工人、业务推销员、教师等,主要作品有《啊》《雕花烟斗》、《神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三寸金莲》、《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奖。风格:善于记录现实的风云,表现“文革”中令人颤栗的生活,又擅于描写近代历史,表达对传统文化积淀的思考。冯骥才自画像1、冯骥才笔下的“高女人”和“矮丈夫”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本文塑造的人物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看客形象(楼内其他居民、研究所里的人等)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裁缝老婆裁缝老婆跑上来说:“这家伙太矮了,后边的革命群众瞧不见。我给他想点办法!”说着,带着一
    上传时间:11-30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