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及其防治》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构建师生互动交流的课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图片,材料等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加强学生合作探究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以学生为本,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生活,领悟教材的精华。通过案例教学法实现对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策源地,通过情境设计、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逐步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我国水污染现状。
2.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4.通过对图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归纳表述的能力。
5.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主动探究、小组合作、培养交流能力。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视频导入,让学生心灵震撼深刻理解我国水污染的严重性。
2.通过师生对景观图片和材料的观察分析,理解水污染原因,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3.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案例中图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事物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归纳表述的能力、掌握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自然水域中的水被污染的主要原因,了解污染物和污染源,危害人类的健康。
2.通过案例分析,形成自然环境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观念,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案例的剖析;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