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让“河长治”
——水污染及其防治:以重庆两江为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水质采样方法,用简易方法检测水质,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2、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某一具体区域的水污染,能够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影响,并设计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方案。
3、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的生态观、环境观,使得学生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重点:
水污染的原因、影响。
教学难点:
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学生观看《两江新区宣传片》。
知识拓展:展示“河长制”相关材料,提问:古代的河长治水和今日的河长治水有何不同?
(设计目的:通过古代的“河长治水”和如今的“河长治水”的不同,验证水污染的存在,提出“河长制”让“河长治”,让学生们进入“河长”的角色当中。)
“河长制”让“河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