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的产生
【教学目标】
1、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2、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的相互关系
3、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即资源利用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4、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后果,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重点: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重点要落在当人类对环境施加的影响超过一定的程度,这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即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
难点: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的内涵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法、谈论法、归纳式讲解法
【教学工具】人与环境模式图、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人类与环境
1.人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中①代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利用这些资源加工制成品,用于人类消费。
图中②代表: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排放到环境中。
图中③代表:人类在依赖环境,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以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在塑造环境。在开发、利用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过程中不断地向环境施加作用力,不断地改变着环境提供资源和容纳、清除废物的能力,箭头③代表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但是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理解为对环境的良性影响,而另一个则代表人类建立在对自然规律无知和漠视之上的恶性影响。
图中④代表: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特定环境,一方面对人类的活动具有承载力,既有提供资源的能力,又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即环境的自净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对人类的作用并不是被动的,环境也会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是环境的反馈能力。当环境受到人类的良性影响时,它就可以为人类的继续发展提供足够的可能性,当它受到恶性的影响时,就会以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等问题来阻碍、破坏人类的发展
所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