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docx

发布时间:12-03T09:02:09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教材解读: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湘教版《地理选修Ⅵ》第二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节知识内容社会性、生活性强。教材首先从石油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并因人类的逐渐消耗而耗竭,进而对石油资源存在潜在危机的原因加以阐述。然后,教材阐述了石油危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最后,教材通过“活动”内容着重分析了我国石油危机的应对措施。总体看,本节知识内容为前一节我国存在的主要矿产资源问题起到一个很好的衔接作用。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知识内容,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阅读,了解石油生产和消费知识,认识石油资源存在潜在危机的原因。

2.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了解石油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石油危机产生的影响。

3.通过合作学习,结合图表和文字信息,掌握我国石油危机应对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石油危机产生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我国石油危机应对的措施,培养学生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石油危机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分析,形成正确的资源观,树立能源危机意识,增强保护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石油危机产生的原因”和“中国石油资源危机应对措施”确定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石油危机的应对措施被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石油资源的非可生性质有所了解,加上石油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为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选考班学生,学生基本素质较好,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但本节课正文部分知识内容较少,要想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石油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需要利用丰富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让学生从感官上加以认识,通过问题设计让学生讨论回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问题。

教学方法:为了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希沃授课助手辅助教学),活动教学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达成教学目标。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教学资源

  • [教案]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docx

    2.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世界石油资源的潜在危机了解我国在石油生产、消费、进口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我国的石油危机;理解我国针对石油危机所采取的措施理解矿产资源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相应对策理解矿产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教学重难点】理解我国针对石油危机所采取的措施理解矿产资源在开采、利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教学方法】探究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导入]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作为非可再生资源,我们更对其合理利用与保护。[讲授]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一)潜在危机[讨论]了解世界石油储量与消费量统计图,分析世界石油资源潜在危机的原因。[小结]1.石油是非可
    上传时间:12-03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docx
  • [课件]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PPT课件(广东省县级优课).ppt

    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此类问题的思维模板(1)区域发展中的问题表现不同、成因各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矛盾关系。区域发展问题主要有两类:区域特征→限制性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矛盾。(2)对区域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措施,要从区域特征出发,遵循“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知识线索开发条件评价→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综合开发措施。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
    上传时间:12-03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PPT课件(广东省县级优课).ppt
  • [课件]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PPT课件(浙江省县级优课).ppt

    我们生活中的石油标签燃油沥青塑料?衣服合成橡胶制药清洁用品食品?润滑油(润滑脂)化妆品工业的血液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石油危机:请认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请注意视频中石油危机、应对措施的关键词!基础达标练
    上传时间:12-03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PPT课件(浙江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doc

    [湘教版]–选修62.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上石油、煤炭生产和消费的知识,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主要特征。2.认识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我国石油、煤炭生产和消费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3.认识煤炭开采、利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应对的环境保护措施。(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用以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讨论、交流在非可再生资源开发、应用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研究开发进展和成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探究学生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的
    上传时间:12-03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教学设计(河北省省级优课).docx

    2.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考纲要求:(1)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2)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石油和煤炭的生产和消费知识,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2.认识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的影响,了解我国面临的形势3.认识煤炭开采中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应对的措施(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案例的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不盲目悲观,有保护资源的良好意识重难点:(一)重点:1.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与应对措施2.煤炭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二)难点: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应对措施,涉及技术性、生产
    上传时间:12-03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教学设计(河北省省级优课).docx
  • [素材]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导学案(浙江省市级优课).docx

    2.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石油为例【目标导学】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了解石油的生产和消费知识,引导学生领悟石油资源存在潜在危机的原因。观看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分析石油危机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树立能源危机意识。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材料,讨论我国石油危机应对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增强保护资源的意识。【活动导学】【自主学习识原因】:阅读教材p27-28及下面的图片资料,自主学习石油危机的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畅所欲言说影响】:观看视频资料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完成下面问题(1)说说石油会影响我们生产生活的哪些方面?(2)石油危机会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呢?【合作学习究措施】:结合材料和教材P29--30内容,从开源和节流两个
    上传时间:12-03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导学案(浙江省市级优课).docx
  • [课件]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PPT课件(浙江省市级优课).ppt

    6.2.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石油为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全球石油消费量走势图世界石油探明储量(2007年年底单位:10亿吨)755.3143.7117.5112.569.346.8【自主学习识原因】:阅读教材p27-28及下面的图片资料,自主学习石油危机的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畅所欲言说影响】观看视频资料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完成下面问题(2)石油危机会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呢?(1)说说石油会影响我们生产生活的哪些方面?1990~2000年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图说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变化趋势如何?【合作学习究措施】结合材料和教材P29--30内容,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讨论我国石油危机应对措施。
    上传时间:12-03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PPT课件(浙江省市级优课).ppt
  • [课件]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我国目前进口石油的结构是:56%来自中东,14%来自亚太地区,23.5%来自非洲,6.5%来自其他地区。我们与石油的“爱恨情愁”石油石油能源加工成汽油、煤油、柴油等化工原料加工出乙烯、丙烯,三大合成原料: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世界石油分布图1图2图4图3世界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图5中国石油生产与消费图6图7伊朗图8
    上传时间:12-03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docx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教材解读:《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湘教版《地理选修Ⅵ》第二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节知识内容社会性、生活性强。教材首先从石油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并因人类的逐渐消耗而耗竭,进而对石油资源存在潜在危机的原因加以阐述。然后,教材阐述了石油危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最后,教材通过“活动”内容着重分析了我国石油危机的应对措施。总体看,本节知识内容为前一节我国存在的主要矿产资源问题起到一个很好的衔接作用。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知识内容,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上传时间:12-03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煤炭资源为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煤炭开采、利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应对的环境保护措施。2学会独立或合作查阅、收集关于煤炭资源的地理信息,开展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信息技能。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能源生产和消费信息。2讨论、交流煤炭开发应用过程中环保措施研究开发和成果。情感态度价值观1关心我国的煤炭、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2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点煤炭的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难点煤炭的开采和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教学过程一导入讨论邢台的天气质量并观看视频《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的大气污
    上传时间:12-03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