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是对第一节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的实际运用,又是研究世界气候类型、自然带的形成及分布的基础,在教材上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内容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属于地理教材中的主干知识。
三、学情分析
(一)授课年级:
高一年级
(二)分析:
本课涉及的内容逻辑性较强,而高一年级学生地理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困难较大。热力环流、风的受力或近地面风的形成原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同时本课涉及一些气候名称、涉及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判断,这些内容集中在一起,学生容易感到困惑,所以我们除了补充必要的知识,梳理知识联系外,必须弱化具体气候分布、名称、特征的记忆,突出用规律分析判断的能力。
四、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说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
2.能够联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阐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