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PPT课件(宁 夏县级优课).ppt

发布时间:12-04T07:56:52

学习目标

1、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

2、能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并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重点难点

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哈尔滨的春节

广州的春节

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一.气温

气温差异

气候差异

自然景观差异

8时

14时

20时

2时

7℃

15℃

12℃

4℃

《气温和降水》教学资源

  • [课件]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PPT课件(甘肃省县级优课).ppt

    第一课时气温赵祥成学习目标:1.了解气温的概念,掌握气温的测定方法2.学会判读等温线图(难点)3.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重点)不同气温下的自然景观不同北半球冬季时一、气温导学:活动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1~72)1.气温的概念、单位、测量工具?2.说说日平均气温的测量方法,推算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百叶箱1.概念:气温指空气的温度。2.单位:摄氏度(℃)-1010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PPT课件(甘肃省县级优课).ppt
  • [课件]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PPT课件(山西省市级优课).ppt

    多彩的气候我国春节期间黑龙江省和海南省的景观我国东北地区我国海南岛想一想导致这两地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想一想导致这两地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本节课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2、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气候的特征。气候直方图绘制步骤:1、绘制坐标图:横坐标标好月份。左纵坐标标上气温刻度值,右纵坐标标降水量刻度值。2、根据给出的气候资料在坐标上相应位置标出代表各月平均气温值的点。3、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4、根据给出的气候资料在对应月份把每月的降水量画上相应长短的柱形图,表示各月降水值。123456789101112月50403****100-10-20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PPT课件(山西省市级优课).ppt
  • [课件]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PPT课件(江苏省县级优课).ppt

    主要降水类型及降水量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降水的形式及理解降水形成的条件;2、了解降水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掌握降水量的观测方法。小组讨论交流展示1、夏天,从冰箱中拿出冷冻的饮料后,容器表面会形成大量的水珠。结合降水的形成条件,说一说这是为什么?2、夏天和冬天用口对着玻璃呵气,会有什么不同的现象产生?为什么?这是什么雨,主要分布在哪儿?这是什么雨,主要降在什么坡,主要分布在哪儿?这是什么雨,主要分布在哪儿?质疑拓展1、三种类型的降水从根本上看都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成因?2、三种类型降水中,空气上升的原因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检测反馈1、右图中各地区,降水量较多的是()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PPT课件(江苏省县级优课).ppt
  • [课件]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ppt

    上课纪律人人有责违反纪律一次,批评一分钟,补时一分钟被批评者到前面听课,如有想法,请下课后找违纪者交流。发言请先举手,切记!说出你的第一感觉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李新华自主先学阅读教材71-74页,独立完成下列填空1.气温是指的温度,常用表示。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时。3.北半球最高温陆地出现在月,海洋出现在月;北半球最低温陆地出现在月,海洋出现在月。南半球相反。4.就全球来看纬度气温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气温高,气温低,冬季相反;同纬度地区,海拔的地方气温低,海拔的地方气温高。空气℃14日出前后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ppt
  • [课件]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PPT课件(湖南省省级优课).ppt

    旅游前,我们该做哪些准备?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的气候要素CD归纳世界气温分布规律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AB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AB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归纳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规律一: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规律二: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规律三: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相同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PPT课件(湖南省省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doc

    1.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2.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降水柱状图从各月降水柱状图上能判读各月的降水量。能计算全年的降水量,判读各季的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分布地区降水特点典型城市典型气候类型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夏季多雨区冬季多雨区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甘肃省县级优课).doc

    《气温与降水》第一课时赵祥成学习目标:1.了解气温的概念,掌握气温的测定方法2.学会判读等温线图(难点)3.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重点)【活动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1~72.说说1.气温的概念、单位、测量工具?2.日平均气温的测量方法,推算月、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观察温度计并度数,描述日、月、年的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教师:指导、点拨、总结。 通过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气温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温度计的相关知识,为下面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二】合作探究1.读图4--9找出年平均气温0℃、20℃等温线;2.根据等温线数值的变化,归纳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3.结合图例,找出最炎热的大陆和最寒冷的大陆 学生:先独学再群学。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甘肃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湖北省省级优课).docx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学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掌握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世界气温分布图的阅读,初步学习从地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体验探究的乐趣,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教学难点:  等温线图的判读、分析。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课题由旅游话题引入,师生共同欣赏不同景观照片,引导学生理解气温是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比一比1、学生自读课本P71-72页,完成以下内容的学习:(1)气温的定义、单位。(2)测量气温的方法。(3)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2、认识等温线。回顾等高线定义,认识等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湖北省省级优课).docx
  • [课件]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PPT课件(福建省县级优课).ppt

    (第一课时气温) 北半球冬季时我国东北地区我国海南岛(1)什么是气温?如何表示?(2)气温是怎样测定出来的呢?(3)分别读出图4—8中4次观测气温数值。(4)一天当中的平均气温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5)想一想,怎样计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阅读P72活动,思考以下问题百叶箱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9.5℃日平均气温=T2时+T8时+T14时+T20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7℃15℃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PPT课件(福建省县级优课).ppt
  • [素材]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宁 夏县级优课).docx

    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在于:1.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既渗透了“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的理念,又恰到好处的运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2.问题设计逐步加深,环环相扣。让学生利用前一个设问中所掌握的知识点或读图技巧解决下一个知识点中老师的设问。3.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进行有效教学。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的空间性、运动性,将“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南北半球气温的年变化曲线图”、“等温线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等静态的地图转为动态,做到了以地图为核心,以图释文、以图设问、以图释疑的地图教学。4.学生上课过程中主动参与性强,利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宁 夏县级优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