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河南省县级优课).docx

发布时间:12-04T07:17:11

七年级地理下册《埃及》教案

学习目标

(一)基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开罗。(重点)

2、?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重点)

3、?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4、?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难点)

(二)过程及方法

1、学生读图P76图8-13“埃及地形”,观察埃及领土范围、主要地形。学生读图P17图6-24“非州气候类型分布”。

2、学生在黑板上的地图中指出苏伊士运河的位置。

3、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请学生介绍他所了解的埃及的古文化。

4、?从P75图8-18能总结埃及的工农业分布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埃及的古文化,了解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古代许多帝王为了在死后能够保存完整的尸体从而获得永生,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甚至从登基的第一天起,便大肆营造自己的地下宫殿,实际上就是他们的陵墓,同时还要放置很多奇珍异宝,我国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实际上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在各式各样的陵墓中,有一种建得很特别(课件展示金字塔景观图),它们的塔基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狭窄,直到塔顶,从四面看,外形都很像我们汉字中的“金”字,所以在我国一般称其为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字塔之国——埃及。

讲授研讨新课:

(展示地图册)埃及的地理位置(提问思考):

(1、)埃及位于非洲的哪个方位?

《埃及》教学资源

  • [教案] 《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第二节埃及教学目标:(一)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二)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四)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五)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教学提纲(板书)一、地跨两洲1.亚洲与非洲、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2.民族、宗教、语言、首都开罗二、沙漠广布沙漠之国——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三、文明古国1.历史遗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2古代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 [课件] 《第二节 埃及》PPT课件(甘肃省县级优课).ppt

    苏伊士运河掠影苏伊士运河掠影苏伊士运河掠影苏伊士运河掠影苏伊士运河掠影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埃及》PPT课件(甘肃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备注(教师复备及学生笔记栏)课堂环节安排:1、目标呈现22、自主学习15-203、合作探究3-54、展示点拨10-155、质疑巩固36、达标检测5-8学法指导(一)图文结合法学会将地理事物放在图中去记忆和理解;学会利用图形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期间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埃及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和旅游业的实例4、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埃及的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备注(教师复备及学生笔记栏)学以致用,学习了埃及,同学们要学会利用埃及所学知识思考本乡本土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 [课件] 《第二节 埃及》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走进埃及埃及金字塔之谜是人类史上最大的谜:它的神奇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埃及共有110座大小金字塔,其中最大的奇阿普斯占地13、1英亩,由重2、5吨近260万块巨石建造而成,共重625万多吨。谁知道,在没有任何设备的情况下,金字塔是怎样建立起来的?金字塔的石头是怎么垒上去的?猜测一:百万奴隶血汗的结晶二:混凝土浇灌的结晶三:失落文明的遗产四:地外文明的杰作狮身人面像古埃及人很崇拜狮子,他们认为狮子是力量的化身,因此古埃及的法老把狮身人面像放在他们的墓穴外面作为守护神。著名的哈拉夫金字塔的南面就有这样一尊雕像。狮身人面像又叫斯芬克斯,阿拉伯语的意思是恐怖之父,它的头就是按照哈夫拉法老的样子雕的,传说,斯芬克斯令过路的人猜它出的谜语,猜不出的人即遭害。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埃及》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第八章第二节《埃及》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埃及的概况(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民族、宗教、语言、气候)2、掌握埃及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状况3、体会尼罗河对埃及发展所起的作用【学习重难点】尼罗河对埃及发展所起的作用【课前抽测】日本领土由?、?、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2、日本最高山峰是??山,?是日本最大的平原。3、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是:矿产资源;国内市场。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沿岸,原因是??。5、日本的首都是??;位于其东北部的为新兴的科学城。【自主学习】一、埃及的概况读课本图8-13,结合P76-77内容,找出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交通要道)、领土组成、人种、民族、语言、宗教、首都1、在课本图8-13中找出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 [课件] 《第二节 埃及》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1、日本领土由?、?、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2、日本最高山峰是?山,?是日本最大的平原。3、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是:矿产资源;国内市场。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沿岸,原因是?。5、日本的首都是?;位于其东北部的??为新兴的科学城。北海道本州富士关东平原缺乏狭小太平洋海岸曲折,便于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东京筑波民族:阿拉伯人(白色人种)宗教:伊斯兰教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埃及》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

    第二节埃及教学目标:(一)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二)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四)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五)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教学提纲(板书)一、地跨两洲1.亚洲与非洲、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2.民族、宗教、语言、首都开罗二、沙漠广布沙漠之国——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三、文明古国1.历史遗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2古代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

    《埃及》教学设计课型:讲授新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2、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埃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4、从埃及文物古迹历史文化方面说明旅游业为什么十分发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1、通过学习埃及的古文化,认识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2、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了解它的奇特现象,为揭开金字塔之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断学习、努力探索。教学重点: 1.重要的地理交通位置;2.尼罗河与埃及的文明;3.现代重要经济支柱教学难点: 1.尼罗河对
    上传时间:11-03
    《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
  • [课件] 《第二节 埃及》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四大文明古国你知道是哪四个吗?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名胜古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荷拉斯神庙大院阿布辛贝勒神庙1、发明和使用象形文字2、制定太阳历,一年有365天3、具有高超的防腐技术,“木乃伊”保存至今……1.埃及象形文字????(2)天文历法太阳历埃及人通过观察每年尼罗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埃及》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

    (一)知识与技能:1、苏伊士运河意义和尼罗河重要作用;2气候特点和农业(长绒棉)3、主要的旅游资源及分布特征;4、尼罗河与埃及的人口、城市、农业和名胜古迹分布之间的联系(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分析、讨论、探究获取新知。2、学习运用地图、地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能表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3、学会与同学合作完成地理活动,并能提出地理问题或解决地理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人地观;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苏伊士运河的意义,埃及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尼罗河的作用难点:尼罗河与埃及的人口、城市、农业和名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