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埃及》教案
学习目标
(一)基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开罗。(重点)
2、?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重点)
3、?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4、?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难点)
(二)过程及方法
1、学生读图P76图8-13“埃及地形”,观察埃及领土范围、主要地形。学生读图P17图6-24“非州气候类型分布”。
2、学生在黑板上的地图中指出苏伊士运河的位置。
3、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请学生介绍他所了解的埃及的古文化。
4、?从P75图8-18能总结埃及的工农业分布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埃及的古文化,了解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古代许多帝王为了在死后能够保存完整的尸体从而获得永生,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甚至从登基的第一天起,便大肆营造自己的地下宫殿,实际上就是他们的陵墓,同时还要放置很多奇珍异宝,我国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实际上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在各式各样的陵墓中,有一种建得很特别(课件展示金字塔景观图),它们的塔基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狭窄,直到塔顶,从四面看,外形都很像我们汉字中的“金”字,所以在我国一般称其为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字塔之国——埃及。
讲授研讨新课:
(展示地图册)埃及的地理位置(提问思考):
(1、)埃及位于非洲的哪个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