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与技能:1、苏伊士运河意义和尼罗河重要作用;2气候特点和农业(长绒棉)3、主要的旅游资源及分布特征;4、尼罗河与埃及的人口、城市、农业和名胜古迹分布之间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分析、讨论、探究获取新知。2、学习运用地图、地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能表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3、学会与同学合作完成地理活动,并能提出地理问题或解决地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人地观;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苏伊士运河的意义,埃及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尼罗河的作用
难点:尼罗河与埃及的人口、城市、农业和名胜古迹分布之间的联系
埃及的农业(长绒棉)和气候的关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七年级下期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地理学习,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方法;初步形成了地理空间概念;有基本的读图能力及对比、分析、思维能力、地理空间的构建能力。但是对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联系、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等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正确的人地观还未形成;透过地理现象揭示本质逻辑分析、逻辑思维能力也还稚嫩。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些对地理事物现象分析评价性的问题和涉及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28—32页,了解埃及的基本地理特征
1、埃及地跨两洲的地理位置
在图8-13中找出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尼罗河、开罗、西奈半岛和埃及邻国的位置
了解埃及民族、人种、语言、宗教信仰、首都
埃及的自然特征:地形、气候、河流、和景观特征
埃及的物产、矿产和工农业
旅游业:主要旅游资源和分布
浏览学案内容,作好展示准备
三、交流展示。
(一)地跨两洲地跨
找一找在图8-13中找出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尼罗河、开罗、西奈半岛和埃及邻国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