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宁 夏市级优课).docx

发布时间:12-04T07:18:47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中国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内容是中国区域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为后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能动性,要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课堂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还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提升能力。

设计思路

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努力实现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用问题与学生对话,层层递进,叫学生到黑板前来指图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每一个重点知识学完后设计相关问题当堂检测,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培养爱国情感。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歌曲和视频,充分发挥计算机所特有的先进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

1、知道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

2、学会读图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的特征及成因,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点、难点:

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

2、台湾省地形地势、气候和河流的特征及成因,学完后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边欣赏歌曲边看大屏幕展示的景观图片,思考。

教师提问:这是我国的哪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由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的学习。

板书:一、位置和范围

1、大屏幕展示《中国行政区划图》,让学生观察图,然后叫学生上前来指出台湾省,用西沃5教学软件里的工具笔画出,并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介绍台湾省在中国的位置。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资源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宁 夏县级优课).docx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新课标要求】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教材分析】台湾是中国地理的4个必学区域之一,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与发展特色,进一步掌握学习地理区域的一般方法。本节课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地理学习,部分学生们已经掌握一定的读图方法,第七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省区这一尺度的区域地理学习要求有基本的了解和适应,但不善于利用地图分析、解决问题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由于台湾是我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宁 夏县级优课).docx
  • [课件]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ppt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检测一: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北回归线台湾省的位置检测一: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北回归线台湾省的位置台湾省是否就是台湾岛台湾省的范围台湾岛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问题(1)台湾岛的地形以为主,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部和部,约占总面积的;西部为,约占总面积的。(2)找出台湾岛最高的山峰。地形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宁 夏市级优课).docx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中国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内容是中国区域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为后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能动性,要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课堂活动,获得知识与技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宁 夏市级优课).docx
  • [课件]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学习目标1.能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特征。3.学会用史实证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自学指导(一)—位置与范围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阅读教材78页,结合图8-23、8-24,完成下列任务:1、读图8-23,台湾省位于中国的______。2、读图8-24,台湾省西隔_____海峡与_____省相望,南临_____海,东临____洋,北临____海。3、找出台湾省的主体—台湾岛,附近岛屿—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比一比,看谁找的又快又准,2分钟后指图检测!(1)说出台湾省在中国的地理方位。(2)说出台湾省北临___海,东临___洋,南临___海,西隔__海峡与___相望。(3)找出北回归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 [课件]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日月潭第二节台湾第二节台湾(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运用地图,描述台湾省的的位置、范围、组成部分。2、掌握台湾岛的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自然资源的特征。自学指导一:仔细阅读课本,并结合课本78页“图8—24”完成下列任务:(1)找出台湾省周边的福建省、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等地理事物。(2)找出北回归线及穿过的地区。(3)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兰屿、绿岛、钓鱼岛和赤尾屿等岛屿。(4)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5)描述台湾省的地理范围。(1)找出台湾省周边的福建省、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等地理事物。(2)找出北回归线及穿过的地区。自学检测:、地理位置: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临(),南临(),西隔()与()相望。东海太平洋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 [素材]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反思(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教学反思:龙永明本节课的设计初衷是遵循“少教多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来构建一堂较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归纳地理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区域地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还不少,尤其是在我校地理组老师认真点评后,我对自已的教学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梳理后反思如下:一、成功之处1、情境导入方法得当,。情境导入部分,出示图片和音乐《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看台湾地区景观图,并找自已熟悉的地方。这样做,学生既可以对台湾的玉山、阿里山等地方有了感性的认识又可以让学生在愉悦歌声中迅速的进入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教学内容上将台湾省的范围与位置顺序进行更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反思(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河北省省级优课).doc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 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量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知道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教学难点 台湾省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教法运用 读图分析法、引导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归纳法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投影展示日月潭、阿里山等图片,引导:这些景观是我国哪一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河北省省级优课).doc
  • [素材]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当堂检测题(宁 夏市级优课).docx

    当堂检测题1、比一比,赛一赛1、台湾省位于中国,北临,东临,南临,西隔与相望。2、穿过台湾南部,台湾省位于半球,又位于半球。3、台湾海峡全部位于上,北通,南接,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4、台湾省的主体部分是,还包括周围的、、、绿岛等2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3.6万千米2。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你也说我也说1.台湾岛属于气候和气候,年平均气温(高山除外),年降水量多在毫米以上。2.台湾岛东部夏季风降水较多,西部降水较。3.每年6~10月常受侵袭。课后检测题读图回答问题:(1)台湾岛是中国第_____大岛,与台湾最近的省份是甲省,其简称是_____,甲省与台湾岛之间的水域乙,其名称是__________。台湾岛南临丙海,其名称是_______海。(2)图中台北与福州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___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当堂检测题(宁 夏市级优课).docx
  • [课件]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宁 夏市级优课).ppt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日月潭101大厦阿里山玉山高山族高山族是台湾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总数约40万,是最早居住在台湾岛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台湾岛山区和东部沿海。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擅长雕刻和编织。近几十年来,随着台湾省经济,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高山族的生活逐渐改善,与外界的交往也日趋密切。(1)找出台湾省周边的福建省、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等地理事物。(2)找出北回归线及穿过的地区。(3)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1)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兰屿、绿岛、钓鱼岛和赤尾屿等岛屿。(2)描述台湾省的地理范围。(3)根据比例尺,估算台湾省高雄市与福建省厦门市之间、台北市与福州市之间的直线距离。祖国不可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宁 夏市级优课).ppt
  • [素材]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环境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教学方法讨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环境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