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河北省省级优课).doc

发布时间:12-04T07:54:46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 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量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知道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教学难点 台湾省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教法运用 读图分析法、引导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归纳法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导入: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投影展示日月潭、阿里山等图片,引导:这些景观是我国哪一地区的?(台湾) 读图回答 通过图片让学生对台湾有初步认识。 自

一、位置与范围

1、找出台湾省周边的福建省、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等地理事物。

2、找出台湾省的主体—台湾岛,附近岛屿—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

3、描出北回归线,看一看它穿过的地区。

4、描述台湾省的地理范围。

5、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

二、自然地理环境

1、观察图8-26,思考:

(1)说一说台湾岛以哪种地形为主,以及地形分布格局。

(2)结合地图思考台湾岛的河流有哪些特点?找出最长的河流—浊水溪,最大的湖泊—日月潭。

2、思考台湾岛多地震的原因?

3、思考81页活动2题,总结台湾岛的气候类型,每年夏秋季常发生什么灾害天气?

4、找出台湾岛有哪些丰富的资源? 用2分钟时间阅读教材78页,结合图8-23、8-24,思考,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资源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第二节台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运用地图,描述台湾省的的位置、范围、组成部分。2、掌握台湾岛的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自然资源的特征。3、使学生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学重点:1、能运用地图,描述台湾省的的位置、范围、组成部分。2、掌握台湾岛的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自然资源的特征。教学难点:掌握台湾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以及绘制台湾简略图教学方法:读图法、填图法、讨论法、画图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台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的视频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的是台湾的代表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被称为“祖国的宝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台湾、了解台湾!学:学生自学课本完成下列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教学方法讨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 [课件]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宁 夏县级优课).ppt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台湾省的位置、范围。2.台湾岛的地形地势特征,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3.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4.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愿我国早日实现统一。俯瞰宝岛千里台疆水上浮,雪浪银涛环四面。——【清】黄逢旭树是珊瑚花似玉果然过海便神仙台湾省的范围组成和地理位置1200E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宁 夏县级优课).ppt
  • [素材]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反思(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教学反思:龙永明本节课的设计初衷是遵循“少教多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来构建一堂较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归纳地理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区域地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还不少,尤其是在我校地理组老师认真点评后,我对自已的教学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梳理后反思如下:一、成功之处1、情境导入方法得当,。情境导入部分,出示图片和音乐《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看台湾地区景观图,并找自已熟悉的地方。这样做,学生既可以对台湾的玉山、阿里山等地方有了感性的认识又可以让学生在愉悦歌声中迅速的进入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教学内容上将台湾省的范围与位置顺序进行更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反思(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宁 夏市级优课).docx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中国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内容是中国区域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为后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能动性,要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课堂活动,获得知识与技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宁 夏市级优课).docx
  • [素材]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环境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教学方法讨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环境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 [课件]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宁 夏市级优课).ppt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日月潭101大厦阿里山玉山高山族高山族是台湾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总数约40万,是最早居住在台湾岛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台湾岛山区和东部沿海。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擅长雕刻和编织。近几十年来,随着台湾省经济,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高山族的生活逐渐改善,与外界的交往也日趋密切。(1)找出台湾省周边的福建省、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等地理事物。(2)找出北回归线及穿过的地区。(3)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1)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兰屿、绿岛、钓鱼岛和赤尾屿等岛屿。(2)描述台湾省的地理范围。(3)根据比例尺,估算台湾省高雄市与福建省厦门市之间、台北市与福州市之间的直线距离。祖国不可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宁 夏市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教学环节安排:旧知检测:(5分钟)目标呈现:见教学目标(导入:1—5分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拨(30—35分钟)小结(3—5分钟)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描述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以及台湾海峡的位置。2、掌握台湾岛的地形、气候、河湖概况等自然地理特征。3、理解台湾岛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成因。4、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特点,农业、工业、交通的分布特点及主要的旅游资源。5,了解台湾省的居民状况,主要的城市及职能。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重难点:1、能够运用地图,描述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以及台湾海峡的位置,并掌握台湾的自然地理特征。2、运用各项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特征。 第二节台湾省一,位置与范围: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 [素材]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1(河北省省级优课)-刘金茹.ppt

    *1、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省份是()A.江苏省B.福建省C.浙江省D.山东省B2、台湾省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A.温带季风B.温带海洋C.亚热带季风D.热带季风C3、台湾省的主要地形是()A.山地B.盆地C.平原D.丘陵A4、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A.海盐B.稻米C.樟脑D.茶叶5、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海南岛B.台湾岛C.崇明岛D.香港岛6、下列美誉中,不属于台湾的是()A.东方甜岛B.森林宝库C.海上米仓D.购物天堂C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1(河北省省级优课)-刘金茹.ppt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河北省省级优课).doc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 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量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知道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教学难点 台湾省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教法运用 读图分析法、引导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归纳法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投影展示日月潭、阿里山等图片,引导:这些景观是我国哪一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河北省省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