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反思(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发布时间:12-04T07:59:21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教学反思:

龙永明

本节课的设计初衷是遵循“少教多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来构建一堂较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归纳地理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区域地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还不少,尤其是在我校地理组老师认真点评后,我对自已的教学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梳理后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处

1、情境导入方法得当,。情境导入部分,出示图片和音乐《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看台湾地区景观图,并找自已熟悉的地方。这样做,学生既可以对台湾的玉山、阿里山等地方有了感性的认识又可以让学生在愉悦歌声中迅速的进入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内容上将台湾省的范围与位置顺序进行更改,学生先了解台湾省的范围后再归纳其位置特征,有效的重组教材。因为台湾省不仅是台湾岛,不像内陆的省份那样范围一目了然。更改顺序后更有利于学生归纳台湾省的位置。

3、教学过程每一个模块都进行了小结,进行有效的梳理。一来遵循来及时巩固的原则,二来让学生对知识结构更加清晰,从而有效的建构自已的知识树。

4、本节课的问题设置较为明确,每项活动或是每个问题都落实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而且设置梯度也是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让学生循序渐进的逐步深入对问题的探究。而且问题与问题间有一定的关联系和逻辑性教学中以引导为主,用多种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二、不足之处

因担心时间不够在总个教学过程中有点赶,有的地方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有的是学生做笔记时间不充分。

幻灯片的制作不够精细,本想所有幻灯片均按模块制作,整节课分成两大模块即位置与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又分成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几个模块。有几张幻灯片遗漏了,另外导入部分的音乐声音小了点。

4、激情不够,感染力不强。

此节课的设计自已认为较好,但是课堂呈现没有达到没有预期效果。今后将着重课堂语言、教态的训练,使自已的课堂更有感染力;也要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创设优质课堂。最后,用一句话自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虽任重道远,必全力赴之。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资源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3、利用资料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学习重点 台湾的位置范围;台湾的自然地理特征,明白台湾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习难点 掌握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个人授课个性修订 【新课导入】多媒体投影台湾明星的图片(提问)这些明星来自于中国的哪个省啊?(答)台湾省(讲述)台湾省人杰地灵,不光有众多受欢迎的明星,还有美丽的风景,丰富的资源,被称为我国的宝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台湾,一起学习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板书】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新课讲解】这节课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等地理概况,首先来看台湾的位置与范围【板书】活动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 [素材]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1(河北省省级优课)-刘金茹.ppt

    *1、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省份是()A.江苏省B.福建省C.浙江省D.山东省B2、台湾省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A.温带季风B.温带海洋C.亚热带季风D.热带季风C3、台湾省的主要地形是()A.山地B.盆地C.平原D.丘陵A4、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A.海盐B.稻米C.樟脑D.茶叶5、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海南岛B.台湾岛C.崇明岛D.香港岛6、下列美誉中,不属于台湾的是()A.东方甜岛B.森林宝库C.海上米仓D.购物天堂C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1(河北省省级优课)-刘金茹.ppt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第二节台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运用地图,描述台湾省的的位置、范围、组成部分。2、掌握台湾岛的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自然资源的特征。3、使学生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学重点:1、能运用地图,描述台湾省的的位置、范围、组成部分。2、掌握台湾岛的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自然资源的特征。教学难点:掌握台湾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以及绘制台湾简略图教学方法:读图法、填图法、讨论法、画图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台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的视频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的是台湾的代表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被称为“祖国的宝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台湾、了解台湾!学:学生自学课本完成下列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 [课件]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宁 夏市级优课).ppt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日月潭101大厦阿里山玉山高山族高山族是台湾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总数约40万,是最早居住在台湾岛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台湾岛山区和东部沿海。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擅长雕刻和编织。近几十年来,随着台湾省经济,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高山族的生活逐渐改善,与外界的交往也日趋密切。(1)找出台湾省周边的福建省、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等地理事物。(2)找出北回归线及穿过的地区。(3)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1)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兰屿、绿岛、钓鱼岛和赤尾屿等岛屿。(2)描述台湾省的地理范围。(3)根据比例尺,估算台湾省高雄市与福建省厦门市之间、台北市与福州市之间的直线距离。祖国不可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宁 夏市级优课).ppt
  • [素材]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反思(宁 夏县级优课).doc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课后反思本节课我主要以余光中的乡愁引入新课,在浓郁的思乡之情中开始了这节课。授课过程中主要分“组成和范围”、“自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三个方面。三大内容的介绍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授课内容上,我将对台湾纬度位置的认识与气候物产联系起来,同时,有机地将自然、人文与经济地理结合起来,加强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和逻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是我国的宝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本节课主要用阿里山和日月潭两段小视频作为印子,引出台湾省的地形和河流,同事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反思(宁 夏县级优课).doc
  • [课件]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ppt

    阿里山日月潭101大厦赤嵌楼始建于1653年,为台湾著名的古迹。杨桃莲雾芒果菠萝水果之乡台湾西隔_________与_____省相望,东临______,南临_______,北临______。台湾海峡福建太平洋南海一一、台湾的位置北回归线北回归线经过台湾中南部。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ppt
  • [课件]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河北省省级优课).ppt

    阿里山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刘金茹1、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特征。3、运用资料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学习目标自学指导(一)位置与范围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阅读教材78页,结合图8-23、8-24,完成下列任务:1、找出台湾省周边的福建省、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等地理事物。2、找出台湾省的主体—台湾岛,附近岛屿—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3、描出北回归线,看一看它穿过的地区。4、描述台湾省的地理范围。5、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比一比,看谁找的又快又准,2分钟后指图检测!(1)说出台湾省在中国的地理方位。(2)说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河北省省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宁 夏市级优课).docx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中国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内容是中国区域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为后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能动性,要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课堂活动,获得知识与技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宁 夏市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及台湾海峡的位置,归纳其地理特征。2.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3.了解台湾岛丰富的自然资源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提出探究思路,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海峡两岸人民正在为实现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而努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1.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学难点掌握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基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
  • [素材]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反思(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教学反思:龙永明本节课的设计初衷是遵循“少教多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来构建一堂较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归纳地理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区域地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还不少,尤其是在我校地理组老师认真点评后,我对自已的教学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梳理后反思如下:一、成功之处1、情境导入方法得当,。情境导入部分,出示图片和音乐《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看台湾地区景观图,并找自已熟悉的地方。这样做,学生既可以对台湾的玉山、阿里山等地方有了感性的认识又可以让学生在愉悦歌声中迅速的进入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教学内容上将台湾省的范围与位置顺序进行更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反思(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