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范围及自然特征。(重点)
2、通过阅读图7-30、7-31,培养我们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认识上海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在国内外的重要地位,以及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难点)
3、运用材料让我们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南、北两翼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区域经济的联系。(重点)
4、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培养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范围及自然特征。(重点)
2、通过阅读图7-30、7-31,培养我们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认识上海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在国内外的重要地位,以及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难点)
3、运用材料让我们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南、北两翼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区域经济的联系。(重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地图PPT配套练习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导入
观看几副关于江南地区的图片,在学生脑海中初步建立江南地区的水乡特点。导入新课。
新授
PPT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放声阅读目标,教师板书课题: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活动一:出示长江三角洲在祖国版图上的位置,阅读地图回答以下问题。
1.找出钱塘江、太湖、黄海、东海。
2.说出长江三角洲的大致范围和位置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