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发布时间:12-04T06:14:31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王见君

2017年10月3日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用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基本理念与思路 希望能借助信息技术将我国的地形形象化、立体化,创设丰富的情境,用简单的歌曲欣赏,图片展示等直观的视觉效果,做为地理知识的传递的基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促进学生的协作与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最终实现对地理知识的总结概括,基本的立足点是培养读图、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地理剖面图等各地图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中国的地形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教材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教

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通过对图的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2、识记阶梯分界线的名称和主要的地貌特点,能够在图上标出地势三阶梯的界限;

3、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植被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使用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的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资源

  • [课件]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PPT课件(广东省县级优课).ppt

    演示三级阶梯后,对照课本P61页图F,让学生说出两条界限分别与哪些山脉分布相一致。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中国的地势特征好汉歌(歌词)-刘欢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嘿嘿参北斗哇生死之交一碗酒哇)说走咱就走哇你有我有全都有哇(嘿嘿全都有哇水里火里不回头哇)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嘿呀依儿呀嘿唉嘿嘿依儿呀(嘿呀依儿呀嘿唉嘿嘿依儿呀)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其分界线。3、我国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PPT课件(广东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王见君2017年10月3日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用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基本理念与思路 希望能借助信息技术将我国的地形形象化、立体化,创设丰富的情境,用简单的歌曲欣赏,图片展示等直观的视觉效果,做为地理知识的传递的基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促进学生的协作与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最终实现对地理知识的总结概括,基本的立足点是培养读图、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地理剖面图等各地图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方案课题 中国的地形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第一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中国的地势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地势和地形的基本概念,并能在生活中运用。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技能。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国地形剖面图的阅读分析总结概括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征。2、通过对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阅读分析总结概括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以及平均海拔。3、结合青藏铁路、三峡水电站、上海浦东的开发、雄安新区的设立分析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交通、降水、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等地理要素的影响。并使学生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青藏铁路、三峡水电站、上海浦东的开发、雄安新区的设立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 [课件]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PPT课件(宁 夏县级优课).ppt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1课时)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怎样从地理的地势角度来理解“大江东去“?可能是因为地势西高东低这种说法对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讨一下我国的地势!情景导入(一)中国的地势特征地势的概念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称为地势。新课学习西中东自西向东,海拔高度如何变化?地势的特征越来越低新课学习不同海拔高度的颜色是否有明显的地域变化?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PPT课件(宁 夏县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教学设计1、引导学生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出我国地势总特征,读出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和海拔范围,找到并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并能够在地图上填绘出来。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等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推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3、通过地图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以及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x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我国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征。认识我国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2、初步理解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3、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以及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分布和主要特点。过程和方法: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在中国地形图上,观察我国主要河流的流向,分析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通过对祖国壮丽山河以及我国地形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教学过程诗歌引入(幻灯片1)。幻灯片2:学习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x
  •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中国的地势和地形素材(湖北省县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宁 夏县级优课).doc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2.分析我国地势对气候、水利和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过程与方法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去发现地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是一种资源,能为人类提供便利,培养综合分析资源的整体意识。【重点与难点】1.地势的主要特征;2.读图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资料分析、读图分析【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有一首词这样写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怎样从地理的地势角度来理解“大江东去”?有的同学会回答可能是因为地势西高东低。这种说法对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讨一下我国的地势。二、新课学习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宁 夏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doc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依据?】?本教学设计来源于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的内容。【设计思路?】?指导思想《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以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为要求来打造。素质教育倡导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引导作用,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敢于创新,成为课堂的主人。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来实施。问题教学法就是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法创造了学生相互认识、相互交流、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doc
  •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素材(陕西省县级优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