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说出主要山脉名称、走向、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和特征。
3、了解中国的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特点及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学案导学法、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中国的人口分布东多西少,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布不均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小结:造成这种分布状况是由多种因素影响而成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地形,今天我们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中国的地形。 以结合实际的复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 目标展示 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