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形图》教学视频实录(中图版(王民主编)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教材]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王民主编)

[课文] 地形图

[时长] 37:36

《地形图》的教学资源

  • [课件] 《第三节 地形图》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例一】快速选一选1.等高线地图中的“高度”指()A.海拔B.相对高度C.两地之间的高度差D.相对高差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湖面为_400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A.8448.13米B.9244.43米C.8848.13米D.8808.13米3.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较大的地形是()A.平原B.丘陵C.盆地D.山地ABD【例二】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1)按地表形态来看,A处是,C处是,E处是.(2)甲、乙、丙三条支流的画法中不合理的是河,原因是。山顶鞍部陡崖丙
    上传时间:2019-12-04 下载数:639
    《第三节 地形图》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 [素材] 《第三节 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形图(八年级复习课)《等高线地形图》说课稿2016-4-28《等高线地形图》说课简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等高线地形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形图的内容。《地形图》这一节主要有四个学习要点,即海拔和相对高度、五种基本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这一节是学习地理的重要的基础课,而等高线地形图的认识和判读历来是中考重要考点,学生必须掌握好。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知并能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能快速识别五种基本地形、能准确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不同地形部位名称及分层设色地形图;(2)、能力目标:提高区分地理概念的能力,提升看图析图画图的能力,提高整合知识能力;(3
    上传时间:2019-12-04 下载数:662
    《第三节 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三节 地形图》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x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教学目标:??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地形图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重点、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地形剖面图的画法?;3.地形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1.绝对高度:地面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我国大地水准面选定青岛验潮站测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也就是说,我国大地的高度是以黄海平均水面作为零点起算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二、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把地图上海拔相同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2.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3.等高线的一般规律?①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同;?
    上传时间:2019-12-04 下载数:384
    《第三节 地形图》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x
  • [课件] 《第三节 地形图》PPT课件(广东省市级优课).ppt

    梯田梯田沿等高线瀑布河流沿陡崖处盘山公路沿等高线登山沿缓坡鞍部河流沿山谷登顶山峰长城沿山地高处攀岩沿陡崖登山沿缓坡
    上传时间:2019-12-04 下载数:440
    《第三节 地形图》PPT课件(广东省市级优课).ppt
  • [课件] 《第三节 地形图》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1)甲、乙两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分别是多少米?1500米500米1000米学一学算一算海拔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甲地高出乙地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海拔和相对高度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都是指垂直距离测量起的点不同相同点:不同点:海拔相对高度常见的陆地地形:
    上传时间:2019-12-04 下载数:819
    《第三节 地形图》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三节 地形图》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形图(八年级复习课)等高线地形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知并能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能快速识别五种基本地形、能准确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不同地形部位名称及分层设色地形图;2、能力目标:提高区分地理概念的能力,提升看图析图画图的能力,提高整合知识能力;3、情感目标:在欣赏和利用图片获取知识过程中体悟自然地理的美好和整合知识的获得感。教学重点:熟知并能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能快速识别五种基本地形、能准确识别分层设色地形图教学难点:能准确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不同地形部位名称教学方法:知识梳理整合、看图析图画图熟知知识、多媒体教学教学准备:自主复习梳理知识、学情了解、教材考点分析、课件制作教学过程复习导入“
    上传时间:2021-10-28 下载数:602
    《第三节 地形图》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三节 地形图》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doc

    课题:复习课《等高线地形图》【课题】复习课《等高线地形图》【课程标准分析】等高线地形图的课程标准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对课标要求的把握:1.“海拔和相对高度”是两个有关地形的基本概念,使用“读图计算”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2.课标要求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判别不同的地形部位,能够判断坡度的陡缓,其中山峰、鞍部、陡缓坡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山脊和山谷的区分则较为难一些。为达到要求,设计学生较感兴趣的课堂活动,结合杨桃小实验,让学生在活动和实验中懂得山脊和山谷的区别,并在练习中总结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特点。3.通过实践性较强的课堂活动加强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能力。【教学
    上传时间:2019-12-04 下载数:836
    《第三节 地形图》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