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课堂教学实录(中图版(王民主编)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教材]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王民主编)

[课文] 天气与气候

[时长] 45:01

《天气与气候》的教学资源

  • [教案]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学情分析】学习本课时之前,学生在生活中虽然也会听听今天、明天的天气和气温,但对天气预报的内容实质并不了解,更不注意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了。为了提高公民素养,普及天气预报知识,更好地发挥天气预报服务于生产生活的作用,学生对本课时内容的学习就显得很有必要。本课时内容实践性强,都是在生活中很有用的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生活经验走向科学认知。学生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基本掌握了读图方法,也能从资料
    上传时间:2019-12-04 下载数:534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 [课件]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你知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故事吗赤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曹营在江北而东吴在江南;又值隆冬,盛行西北风而少东南风,用火攻反烧了自己。诸葛亮熟悉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内天气有反常现象,“借”来东风。1、知道什么是季风以及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2、掌握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3、记住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教学目标冬季我国盛行什么风?偏北风西北风麻城所在的湖北刮什么风?秦岭对冬季风南下有什么影响?
    上传时间:2019-12-04 下载数:779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 [课件]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一、天气与气候1.天气天气就是一个地方()时间内的(、、)等()状况。2.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的()天气状况。短风雨阴晴冷热大气多年平均3.区别相对稳定长(多年)气候多变短天气
    上传时间:2019-12-04 下载数:483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天气与气候导学案【自学内容】P78—82多变的天气【自学目标】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风向风力示意图、简单的天气图。【自学重点】: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和风力级别【自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天气及其影响1、阅读课本P78图A天气与生活,说说每一幅图反映了什么天气状况?2、阅读课本P78文字,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①天气是一个地区的大气状况。 ②气候是一个地区的天气平均状况。3、天气和气候的联系和区别  ①天气具有?(多变、稳定)的特点,天气所表述的是(短、长)时的大气状况;气候是对(短、长)时天气状况的概括,气候所表述的特点是(多变、稳定)的。  ②完成下表  天气 气候 时间长短
    上传时间:2019-12-04 下载数:845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 [素材]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课后习题(湖北省县级优课).docx

    课后练习:
    上传时间:2019-12-04 下载数:959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课后习题(湖北省县级优课).docx
  • [课件]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坐看风云变幻 侧听雨雪雷电****第四章世界的气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天气与气候平顶山徐州中国行政区划图行李清单【证卡】【服饰】【电子】 □身份证 □ □手机/充电器/耳机
    上传时间:2019-12-04 下载数:951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x

    中图版七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天气与气候第三课时中国季风气候显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季风以及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掌握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记住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季风性质的判读,指导学生分析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利用地图,让学生了解季风区的范围,指导学生从气候评价的角度,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季风气候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教学难点:我国主要季风的形成及显著的原因。教学过程:入境生趣学生背诵《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
    上传时间:2023-01-15 下载数:593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