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导航:人教版部编版苏教版鲁教版
年级导航: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备课网 > 苏教版初中语文 >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诵读欣赏革命烈士诗二首——把牢底坐穿(何敬平)教学课件(苏教版)

发布时间:07-02 来源:人教版教学资源

下载地址

“诵读欣赏革命烈士诗二首——把牢底坐穿(何敬平)教学课件(苏教版)”由人教版教师资源网精心整理,注册即可下载!

内容介绍

《把牢底坐穿》何敬平

《花》白深富

诵读欣赏

1949年11月28日凌晨2时,渣滓洞最后的大屠杀开始了,特务将关押在渣滓洞的难友集中在楼下8间牢房,锁上牢门,用机枪疯狂扫射,然后浇上汽油,纵火焚烧。共180人在这里殉难.

渣滓洞的刑具

1949年10月1日,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后,革命者欣喜若狂。被关押在白公馆监狱的罗广斌、陈然、丁地平等难平心中的激动,他们用一床红色的被单和几个纸剪的五角星作了一面红旗。红旗做好以后被藏在牢房的地板下,准备重庆解放时高举红旗冲出去。可是早在8月24日,蒋介石就秘密下令:一旦重庆不保,第一是炸毁兵工厂和重要电力设备,第二是屠杀关押的全部政治犯。于是这场震惊中外的集体大屠杀就开始了,从1949年9月到11月29日一共293人惨遭杀害。

何敬平(1918-1949),四川巴县人,共产党员,曾在重庆电力公司工作。1948年4月被捕,囚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牺牲。

白深富,四川壁山人,共产党员,曾在四川合江等地工作。1948年在壁山被捕,囚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牺牲。

作者介绍

读准字音:

判逆nì 希罕xīhan 渣滓zhāzǐ

矫健jiǎo 倔强jué 贫瘠jí

花苞bāo 乾坤qiánkūn

宋振中(1941-1949),男,解放战争时期的小烈士。

宋振中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父亲宋绮云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振中八个月的时候,他的父母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他也被带进了监狱。宋振中从小跟着母亲徐林侠在女牢中长大,一直到四五岁还没有见过关在男牢中的父亲。

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米饭,小振中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从小就很懂事,他的妈妈为了给他换一点大豆吃,就去做苦工,可每次开饭时,“小萝卜头”总是让妈妈吃。他还常常搜集一些破布条、破袜子留给妈妈做鞋用。从五岁起,他就学着自己缝补破衣服了。

“小萝卜头”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提出让他出去上学,特务们怕暴露他们的罪行,硬是不让,经过多次斗争,才同意由同监狱的政治犯黄显声将军教“小萝卜头”念书。“小萝卜头”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很强,也很懂礼貌,非常尊敬老师。监狱生活使“小萝卜头”懂得了许多道理,国民党特务对共产党人的非人虐待、折磨,共产党员坚贞不屈、英勇斗争的精神都留给他深刻的印象,使他从小就知道谁是坏人,谁是好人。

他还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信息。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监狱后,就是由他从男牢传到女牢,从楼上传到楼下的。每当大人商量事情,“小萝卜头”总是坐在门口放哨,他还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传递东西。

在国民党溃逃之前,特务们安排杀害“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残酷的敌人用刺刀杀死了他的父母,又逼向“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喊着:我没有罪,我要出去。灭绝人性的刽子手劈胸就是几刀,把他杀害了。

合作探究:

1.找出表现革命者要把牢底坐穿的目的和表现他们一往无前、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的诗句。

2.那么如何才能把牢底坐穿,达到“免除下一代苦难”的目的呢?哪些诗句体现出革命志士彻底革命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3.诗中“颠倒的乾坤”、“不合理的一切”指什么?“扭转、打翻”体现了革命志士怎样的精神?

“为了免除下……这牢底坐穿1

天生叛逆,要扭转颠倒的天地,要打翻不合理的一切!

“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希罕?”

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黑暗社会;体现了革命志士要彻底革命的精神。

4、小结:

这首诗通过“愿把牢底坐穿”的坚强誓言,抒发了革命志士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与敌人斗争的决心。

自由朗读,合作探究第二首诗。

1、诗人反复写“我爱花”,实际是表达他怎样的情感?

2、“即使花苞被摧残了,但是更多的/更多的花在新生。”诗句的含义是什么?

3、“我爱花,我愿为祖国/开一朵绚丽的血红的花。”诗人为什么要在结尾一句的“花”前面加“血红”二字?

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共同点:

不同点:

1.都表现了诗人甘愿为革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意志不可摧毁的坚信信念。

2.都运用了间隔反复的手法,增强诗歌的气势,增强艺术效果。

前者直抒胸臆;后者运用象征、比喻的手法,以自然之花为寄托,实现到理想之花的飞跃。

拓展延伸

荆州中山公园景点“渣滓洞”竟出现如此一幕:游客只要投入硬币,就能让“美蒋特务”鞭打“革命烈士”。请你就这一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资源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目录

第一单元 长征之歌

七律 长征

老山界

*草

*《长征》节选

诵读欣赏 诗人领袖(任先青)

第二单元 爱国情怀

*枣核

最后一课

*始终眷恋着祖国

八 古代诗词四首

春望

泊秦淮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过零丁洋

晏子使楚

诵读欣赏 革命烈士诗二首

把牢底坐穿(何敬平)

花(白深富)

第三单元 至爱亲情

背影

十一 回忆我的母亲

十二 *我的母亲

十三 *父母的心

十四 木兰诗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己亥杂诗(龚自珍)

第四单元 江山多娇

十五 阳关雪

十六 *阿里山纪行

十七 *蓝蓝的威尼斯

十八 湖心亭看雪

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

望岳(杜甫)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登飞来峰(王安石)

第五单元 人与环境

十九 苏州园林

二十 *都市精灵

二十一 幽径悲剧

二十二 *明天不封阳台

二十三 *治水必躬亲

诵读欣赏 文笔精华(三)

一片阳光(林微因)

第六单元 科技之窗(自主读写单元)

二十四 从小就要爱科学

二十五 *在太空中理家

二十六 *奇妙的克隆

二十七 活板

诵读欣赏 雁门太守行(李贺)

中小学教学资源网 —人教版教师之家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204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