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导航:人教版部编版苏教版鲁教版粤教版
年级导航: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必修五选修一选修二选修三选修综合
当前位置:首页首页 > 语文备课网 > 粤教版高中语文 >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必修一语文15离骚(节选)试题练习题

发布时间:07-27 来源:人教版教学资源

下载地址

“必修一语文15离骚(节选)试题练习题”由人教版教师资源网精心整理,注册即可下载!

内容介绍

2010—2011学年粤教版《离骚(节选)》课时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逵余驰骋皇考B.骐骥苗裔全不察

C.謇謇迟幕桀纣D.纯粹孟陬幽昧

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来吾道夫先路也B.恐美人之迟暮

C.伤灵修之数化D.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3.“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

A.贾谊B.诸葛亮C.屈原D.文天祥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

C.《白洋淀记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涉江(节选)

屈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5.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旦余济乎江湘

A.料大王士卒以当项王乎?B.在乎山水之间。

C.浩浩乎如凭虚御风,不知其所止。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6.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A.李牧连却之B.粪土当年万户侯

C.驾青虬兮骖白螭D.吾从而师之

7.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用服饰的奇特、高洁,比喻德行的高洁和志向的远大。采用了“比”的手法。

B.本段交代了屈原涉江的原因,即“世溷浊”而“莫吾知”的楚国现实。

C.重华即古代的明君舜,该句表现了屈原“贤臣择主而事”的思想,并反衬出现实中楚怀王的昏庸。

D.“登昆仑兮食玉英”义同《离骚》中“夕餐秋菊之落英”,承接上文的被奇服,驾青虬,结重华,游瑶圃等,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崇高的艺术形象,而且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屈原贾生列传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言(说人坏话,巴结奉承的人)之蔽明也,邪曲(邪恶不正派的人)之害公(公正的好人)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遭受忧患。离,通“罹”,遭受)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通“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8.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方正()(2)穷()

(3)信()(4)约()

(5)微()

9.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

流浪的河流

吴林川

河流在大地上流浪,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

8年前,当我由蜀地入秦塞,落户古城汉中时,曾固执地把自己称为异乡人。我先上电大,在一个叫芦家沟的地方,和一条唤做冷水的河流度过了两年相依相亲的幸福时光。

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的一脉,不堪一握。河上没有浪花的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也无扁舟自横,它那么安静,从不弄出一点声响来;它更像一道无名的野水,有点荒凉,但却是清澈的,快乐的,自由的,并由此显出清秀和灵气来。

每当黄昏来临时,我便独自一人越过校园的红砖墙,绕过一块块碧绿的菜畦,走向冷水河:红艳欲滴的夕阳正缓缓坠下,鹭鸶翩翩飞过平野田畴,薄薄的雾霭浮起来,罩住烟树远村,然后是淡淡的一弯弦月升起来,在湛蓝的花穹撒下清凉的光辉……

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我想起了青绿的巴山蜀水,想起了嘉陵江汹涌澎湃的涛声,我在沙滩下久久地徘徊,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清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的忧伤。

我不知道冷水河的源头在哪里,我只听说它发源于溶洞,是地下水,冷冰冰,所以叫做冷水河;我也不知道它流向何方,我只是凭着主观臆想,认定它先经芦家沟流入汉江,然后汇入长江,最后经东海融入太平洋,这是理论的路线,也是现实的途径,嘉陵江走的也是这条路径,它们在长江融为了一体,它们殊途同归。

这一结论却让我感到羞惭,异乡人的称谓立即变得矫情可笑。河流是一个整体,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那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强加给它的。

事实上,水才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段,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河流只是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运程,海洋也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

相关资源

粤教版必修一语文目录

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

参考阅读

1 我很重要

2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3 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点击链接

演讲的艺术

讲述自己的故事

第二单元 传记

基本阅读

4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

5 华罗庚

6 罗曼·罗兰(节选)

扩展阅读

7 留取丹心照汗青

8 我的回顾

表达交流活动

展现七彩人生

点击链接

读书“三到”始知书

放言述说平生事

第三单元 散文(1)

基本阅读

9 荷塘月色

10 散文两篇

10.1

10.2 我的家在哪里?

11 拣麦穗

扩展阅读

12 我与地坛(节选)

13 沙田山居

表达交流活动

打开心灵之门

点击链接

熟语的类型与构成形式

叙述纵横求变化

推荐阅读

抒情绘景的现代美文——《朱自清散文全集》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基本阅读

14 《诗经》两首

14.1 静女

14.2

15 离骚(节选)

16 孔雀东南飞(并序)

17 汉魏晋诗三首

17.1 迢迢牵牛星

17.2 短歌行

17.3 归园田居

扩展阅读

18 汉乐府两首

18.1 上邪

18.2 饮马长城窟行

19 南朝诗两首

19.1 登池上楼

19.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表达交流活动

寻觅节日诗情

点击链接

诗无达诂

文言实词(1)

推荐阅读

包罗万事的历史画卷——《三国演义》

中小学教学资源网 —人教版教师之家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204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