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一5华罗庚精品试题练习题
下载地址
内容介绍
5华罗庚
一、基础知识
1.选出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A.扉页(fēi)褒奖(bāo)华罗庚(huà)
B.蔓延(màn)蜚声(fēi)追溯(sù)
C.瓜蔓(màn)商榷(què)吴筱元(yóu)
D.扼要(è)名誉(yù)铭记(míng)
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们绝不能等待着真正须要科学的时候,再开始研究科学。
B.国内外数学界赞赏备至。
C.东风勤拂拭,绿满万顷田。
D.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
3.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家道败落,华罗庚没有机会进大学深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大家。他从十四岁开始自学,每天坚持10小时,每得到一本数学书,他都如获至宝,他算起数学题来,真是孜孜不倦,废寝忘食,杂货店的顾客招呼他,他也置若罔闻,直到父亲大发雷霆,要撕他的书,他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就凭着这份痴爱,他走进了数学王国的殿堂。
A.家道败落B.举世闻名
C.置若罔闻D.大发雷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国内外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我国地产调控最大的失败就在于,始终没有把房价的“暴利预期”调下来。
B.试图以虚假的头衔“扮靓”自己,一方面表明某些人自卑与心虚,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社会上确实存在某些人认识肤浅。
C.很多银行擅自收取二十多项“服务费”的现象曝光后,银监会、发改委等联合发文,要求内部自行整改。
D.信息公开,使我们在第一时间突如其来地了解灾难和事故,这是救灾的需要,更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知情权的尊重与珍惜。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另外,上海人教育程度高,善于管理,做事讲究规则,但是天生胆校
②因为上海当年是中国的经济支柱,上海人感觉非常自豪,认为大上海似乎没有什么缺点,不需要改革。
③上海人需要依仗稳定的靠山,需要看到别人成功之后才敢放开手脚做事。
④上海文化是一种输不起的文化,而广东文化不一样,广东人好像教育程度不高,但是充满活力和原创的灵性,你放开了,马上就活。
⑤如果改革开放选择从上海开始,结果肯定会失败。
⑥更为重要的是,广东具有依傍港澳,衔接中西文化那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A.④⑥①③②⑤B.④③①②⑤⑥
C.⑤③①④⑥②D.⑤②①③④⑥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命运多舛却不埋怨
张春雷夏静
“南有张培刚,北有马寅初,两人都对中国的发展作出历史性的知识贡献。”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这样评价张培刚。
然而,这位令国内外众多著名经济学家为之脱帽致敬的经济学家,正当壮年、最富创造力的30多年里,却是在养牛、种地、盖房子中度过的。然而,他并没有因饱受磨难而后悔回国。已故经济学家董辅礽曾经说,张老师的学术思想,像一颗流星,在20世纪中叶的天空划出一道炫目的亮光之后,旋即泯灭了。
1946年,张培刚从哈佛回到国内,任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诚如他后来所说的,“我当时就想切实地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但是还不懂得不推翻帝、官、封三座大山,我的那套理论并无实现前提”。
直到1948年,张培刚应邀在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担任顾问和研究员工作期间,先后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冀朝鼎、许涤新等人,通过他们的介绍,读了毛主席的著作,后来又认真研究了《资本论》,思想豁然开朗,认为只有通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实现工业化。
1949年春,张培刚毅然辞去了联合国的职务,谢绝了哈佛大学的邀请,放弃了舒适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报酬待遇,回到武汉迎接解放。解放后,张培刚在武汉大学担任过校委会常委、总务长兼经济系主任、代理法学院院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国家决定在武汉建立一所工学院。1952年底,张培刚被任命担任正在筹建中的华中工学院(后改为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建设规划办公室主任。“他们认为我是从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回来的,学的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教书用不上,但人还可靠,就被调来筹建华中工学院。”张培刚生前回忆说。
“他是为华中工学院选址的人之一,那时候这里是三个村庄,都是农田和无数坟常”张培刚夫人谭慧向记者回忆说,作为基建主任,他当时的首要工作就是劝农民搬家迁坟,几乎一天到晚在工地上。
从写论文到搞基建,这位经济学大师的学术研究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