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导航:人教版部编版苏教版鲁教版
年级导航: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备课网 > 部编版小学语文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7漏精品课件ppt

发布时间:02-28 来源:人教版教学资源

下载地址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7漏精品课件ppt”由人教版教师资源网精心整理,注册即可下载!

内容介绍

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莫非、厉害、粘胶”等词语。

学习目标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热爱传统文化。

驴,马科、马属,马和驴同属马属,又名二驴,但不同种,它们有共同的起源,体型比马和斑马都小,但与马属有不少共同特征:第三趾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

驴的形象似马,很结实,耐粗放,不易生病,并有性情温驯,刻苦耐劳、听从使役等优点。

知识链接

会认的字

生字学习

会写的字

多音字

旋风

xuàn:旋风 旋皮

xuán:回旋 旋转

喂(喂养)

畏(无畏)

贼(乌贼)

绒(呢绒)

形近字

莫(莫要)

摸(抚摸)

厉(厉害)

历(日历)

偏(偏爱)

扁(扁豆)

乌贼

词语学习

词语理解

翻山越岭:翻越过一座又一座山岭。形容长途跋涉的艰辛。

造句:南极考察人员翻山越岭,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到达了中山站。

莫非:表示揣测或反问,常跟“不成”呼应。

造句:今天她没来,莫非又生病了不成?

走南闯北:形容到过很多地方,见多识广。

造句:这些年他走南闯北,说话办事老练多了。

害怕:遇到困难、危险等而心中不安或发慌。

造句:洞里阴森森的,叫人害怕。

昏头转向:头脑发昏,迷失方向。

造句:最近工作特别忙,大家忙得晕头转向。

毛乎乎:状态词。形容毛密而多。

造句:猫咪毛乎乎的像一个肉球。

清醒:(头脑)清楚;明白。

造句:早晨起来,头脑特别清醒。

黑乎乎:形容颜色发黑。

造句:这个孩子两手油泥,黑乎乎的。

近义词

偷——(窃) 窟窿——( 孔洞)

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害怕——(惧怕)

走南闯北——(浪迹天涯) 厉害——(剧烈)

昏头转向——( 晕头转向) 终于——(最终)

清醒——(醒悟) 甘心——(甘愿)

赶紧——(赶忙) 惊恐——(惊惧)

安安稳稳——(稳稳当当)

反义词

厉害——(和谐)

走南闯北——(足不出户) 

害怕——(勇敢)

清醒——(恍惚)

安安稳稳——(动荡不安)

词语辨析

害怕 惧怕

相同点:都含有“内心不安或发慌”的意思。

不同点:“害怕”指产生和引起不安情绪,语义较轻,多用于口语;

“惧怕”含有感受到压力的意味,语义较重,具有书面语色彩。  

运用示例:

1.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  )战争。

2.“啊我好( )!”看见一只虫子,她惊呼了起来。

惧怕

害怕

课文朗读

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整体感知

老爷爷和老婆婆养的一头小胖驴被老虎和贼惦记上了,老虎想吃,贼想偷,正准备下手时却被老婆婆说的“漏”吓得慌忙逃跑,老虎和贼互相以为对方是“漏”,摆脱对方之后,又双双返回,结果被彼此吓昏了。

2.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2):起因:贼和老虎惦记着小胖驴。

第二部分(3~7):发展:老婆婆不怕狼和虎,只怕漏,让老虎和贼对“漏”产生了恐惧之情。

第三部分(8~18):高潮:老虎和贼互相以为对方是“漏”,从而发生了一系列戏剧性的事情。

第四部分(19、20):结局:小胖驴安然无事,老婆婆揭示“漏”为何物。

1.学习第一部分。

(1)第1自然段中提到“一个老爷爷,一个老婆婆”,其中“一个”是数量词,你还能想到“一个”什么呢? 

一个小孩、一个画家、一个鸡蛋、一个西瓜、一个皮球、一个苹果……

课文解读

(2)老虎和贼都有什么特点?

老虎嘴馋,一心想着吃这头小胖驴;贼手痒,一心想着偷这头小胖驴。

2.学习第二部分。

(1)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写老虎和贼潜入老爷爷和老婆婆的家。

(2)老虎和贼是怎么潜入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家的?

老虎用爪在墙上抓,抓了个窟窿,钻进驴圈;贼用手在屋顶上挖,挖了个窟窿,正想往下跳。

(3)第3自然段中说,“老虎和贼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了”,此时他们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

老虎心想:“我好不容易才钻进驴圈,马上就能吃到小胖驴了,可千万别被老爷爷和老婆婆发现啊!要不,我就前功尽弃了!”

贼也想:“费了千辛万苦,终于可以偷这头小胖驴了,老爷爷和老奶奶可千万别出来看啊,万一发现我了,是要吃官司的呀!”

(4)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什么?

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一种比自己更大的凶猛的野兽。

3.学习第三部分。

(1)老虎和贼害怕后都有什么表现?

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从屋顶跌下来,摔在虎背上。老虎吓得撒腿就往外跑。

(2)你喜欢第12自然段的描写吗?为什么?

示例:我喜欢这段的描写,老虎和贼以为摆脱了“漏”,如释重负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十分有趣。

(3)第16和17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16自然段写贼从山坡滚下去。第17自然段写老虎也从山坡滚了下去。

(4)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贼和老虎都怕“漏”?

贼和老虎的心理活动:“‘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

对贼和老虎的动作描写: 贼“赶忙往树梢上爬,总嫌离地太近,紧爬慢爬,咔嚓一声,树枝断了,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老虎“赶紧逃跑”“腿一软,顺着山坡往下滚”。

(5)老虎和贼为什么“对看了一眼”就都吓昏了?

①老虎和贼浑身粘满泥水,已经看不出对方的模样。

②之前老虎和贼就误以为对方是“漏”,见识过对方的厉害,吓怕了。

③天黑,他们无法辨认对方。

3.学习第四部分。

阅读了这个部分之后,你知道“漏”是指什么了吗?

“漏”是指漏雨。

4.回顾全文,思考:文中对雨的描写从“蒙蒙小雨”到“雨越下越大”,有什么用意?

因为只有下雨天老婆婆才会提起“漏”;被雨淋让贼和老虎决定回去偷驴;也只有下雨天老虎和贼才会浑身粘满泥水,无法辨认对方。

1.关于老虎的成语

九牛二虎 狼吞虎咽 如虎添翼

狐假虎威 骑虎难下 虎头蛇尾

虎落平川 卧虎藏龙 生龙活虎

拓展延伸

狐假虎威

2.关于老虎的成语故事

三人成虎

战国时庞(pánɡ)恭(ɡōnɡ)是魏国的大臣,魏王派他与太子同去赵国做人质。

庞恭担心自己走后魏王不再信任他,于是在临行前特地到王宫里对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人向您禀(bǐnɡ)报,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

魏王立刻回答说:“我当然不相信。

庞恭接着问:“如果第二个人也向您禀报,说有老虎呢?”

魏王迟疑地说:“将信将疑。”、

庞恭紧接着问:“要是有第三个人呢?”

魏王说:“那我就相信了。”

庞恭担忧地说:“街市上本没有老虎,但如果三个人都说那里有老虎,人们便信了。如今我陪太子去邯(hán)郸(dān),那里与我们魏国都城大梁的距离,比王宫离街市要远得多,再说背后议论我的,恐怕还不止三个人呢。所以希望大王今后对这些议论加以考察,不要轻易相信呀!”

魏王坦然地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地陪公子去吧。”

这个故事为我们带来了乐趣,老虎有点憨,小偷有点呆,他们的故事令我们啼笑皆非。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演绎了一个个经典的民间故事,幽默诙谐,让人在莞尔一笑中体会生活中的点滴乐趣,体味到民间代代流传的故事的独特趣味。 

课堂小结

结构图示

高潮:老虎和贼以为对

方是“漏”而慌忙逃命

发展:老婆婆的一句怕

“漏”,让贼和老虎

都害怕

开端:交代故事的起

因——老虎和贼惦

记着小胖驴

结局:老婆婆解释“漏”

为何物

老虎和贼合为

一体逃跑

老虎和贼逃脱

彼此了

老虎和贼都回

头找小胖驴

老虎和贼再相

画面朴实

又风趣

故事诙谐

又有趣

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 )( )小雨 翻( )越( )

走( )闯( ) ( )( )稳稳

当堂测试

想象一下,老虎和贼苏醒后,又会发生什么故事,请你写一写。

贼先苏醒过来,看见老虎还没醒,一边跑一边想:“真是福大命大呀,赶紧跑吧!等‘漏’醒过来,他一定会吃了我的!”

不一会儿,老虎也醒了过来,找了半天,也没看见“漏”,心想:“这‘漏’果然本领高强,居然无影无踪了,我也赶紧跑吧,一会儿他要是回来,我就没命了!”

课后习题

谢谢观看

相关资源

中小学教学资源网 —人教版教师之家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204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