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水的“旅行”》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沪科版)
发布时间:09-05 人教版教学资源
下载地址
内容介绍
水的“旅行”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现象,探究其形成原因。
2、初步知道水循环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的方法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水循环的现象和形成原因
难点:设计水循环的模拟实验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一:讨论水在自然界是如何“旅行”的(P1)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插图,了解地球表面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及原因。
活动器材:介绍水循环的图片
活动二:观察水循环过程(P2)
活动目标: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设计模拟水循环实验
教师演示水循环的过程,能用实验现象来解释自然界水循环的现象。
活动器材:水循环装置:酒精灯、铁架台、烧瓶、漏斗等
活动三:讨论水循环与人类的关系(P2)
活动目标: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水循环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活动器材:介绍水循环与人类关系的图片和资料。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讨论水在自然界是如何“旅行”的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察:教材P1图片
交流:水是怎样从大海出发,最后又回到大海的?
复习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讨论:解释水循环的原因。 要求学生完整的描述。
鼓励学生从各方面思考水回到大海的途径,注意描述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