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环境》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下载地址
内容介绍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的《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真正的开篇之作,是高一学生在第一堂地理课。本节内容方面,主要通过介绍部分常见天体来引导学生了解宇宙及天体的概念,接下来通过介绍天体系统让学生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即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人地协调观: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综合思维:利用地理资料,探究宇宙中除地球外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物质。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区域认知:能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理实践力:通过地理读图方法和步骤引导,让学生天体系统示意图,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并能绘制天体系统示意图,培养 学生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1、天体系统的概念和层次,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能够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从舷窗拍摄的地球照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设问引导】
1.宇航员杨利伟拍摄的地球照片中,为何地球是明亮的?
2.地球在宇宙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初中的地球知识,尝试着换一种宇宙视角重新认识地球,并试着思考教师的提问。 图片展示唤醒学生对初中所学的地球知识的回顾,接着的设问环节可将初中知识与本节课的知识衔接起来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讲授环节 [过渡]教师把本节内容的标题中将地球所处的位置——宇宙点出来,并发问:宇宙究竟是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谈一谈对宇宙的理解。 宇宙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教师主动将之引出来更能让学生接受,学生在发表对宇宙的看法后,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宇宙知识储备,对本节内容的教学有较大帮助。 【投影展示】恒星、行星、卫星、星云等天体的举例分析,附带图片展示。
【举例分析】教师在举例时将常见天体的特点要科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掌握部分天体特征:恒星能够自身发光,行星自身不发光;行星绕着恒星公转,卫星环绕行星运转。 做好相关笔记,对常见天体特征做简单了解。 常见天体的特征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是作为地理常识部分,教师进行简单科普很有必要,既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可引起学生兴趣。 [超前反馈]天体分为人造天体和自然天体。教师可发问:飞机是天体吗?神州九号、神州十号算天体吗? 学生根据前面知识的铺垫以及自己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讨论。 根据教师以往经验,学生对天体的判断容易出错,教师可在此处提醒一下学生,减少犯错的机会。运用讨论学习法,学生讨论时思想会有碰撞,在讨论中学习,在讨论中进步,也会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过渡] 宇宙中的天体除了物质性这一特点外,还具有运动性的特点,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就形成了天体系统。 重点突破 【教师点睛】天体系统有级别高低之分,地球和其周围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绕转形成了哪些级别的天体系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