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运输的器官-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 物质运输的器官》出自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师之家为您提供《 物质运输的器官》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课件教案素材供您教学备课参考,希望对您的备课有帮助。【访问《 物质运输的器官》极简版页面

《 物质运输的器官》课件下载

  •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PPT课件(四川省县级优课).ppt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 一、血管血管总长约:96000公里,地球一周:40000公里。可绕地球圈?1.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2.能说出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人体内血管有哪些类型呢?血液在其中的流动速度相同吗?血液流通的管道—血管实验演示: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心脏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动脉静脉判断: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血流方向毛细血管思考讨论血液在不同的血管中是怎样流动的?在毛细血管内,血液中的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动脉中血液流动是由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而静脉中血液流动是由分支血管流向主干血管。动脉
    上传时间:10-22 进入下载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PPT课件(四川省县级优课).ppt
  •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PPT课件(四川省县级优课).ppt

    一.血管1.人体内血管有那些类型呢? 2.血液在其中的流动速度相同吗? (我们通过实验来解答问题)问题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进行物质交换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血流速度
    上传时间:10-22 进入下载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PPT课件(四川省县级优课).ppt
  •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PPT课件(山东省县级优课).ppt

    第二节一.血管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了解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情况。2、尝试辨别血管的种类。用湿纱布或脱脂棉包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保持鱼体湿润,防止小鱼无法呼吸而死亡。1、血管总长约:96000公里,可绕地球两周半2、血管是一种器官1、鱼在培养皿中会跳动,应等鱼安定后,再观察。2、用低倍镜观察。3、尽可能观察小鱼尾鳍的末端,此处易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4、实验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水.使其保持湿润。5.观察结束后,将小鱼立即放回水中(原来的生活环境中)。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血液流动方向示意图动脉1.分布:身体较深的部位。2.功能:将心脏中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划分依据)。(判断标准:主干到分支)
    上传时间:10-22 进入下载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PPT课件(山东省县级优课).ppt
  •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PPT课件(山东省市级优课).ppt

    请拿出你的课本、笔,还有你的动力和激情!全力投入会使你与众不同你是最优秀的,你一定能做的更好!血管种类功能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心脏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上传时间:10-22 进入下载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PPT课件(山东省市级优课).ppt
  •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PPT课件(山东省省级优课).ppt

    1.通过观察人的心脏模型,描述人心脏的结构特征2.说出心脏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心脏探究一、心脏的位置和大小1.位置: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脏2.大小大致如本人的拳头那么大你能识别出右图心脏的上和下,左和右吗?想一想主动脉右下上左探究二、观察心脏结构
    上传时间:10-22 进入下载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PPT课件(山东省省级优课).ppt

《 物质运输的器官》教案下载

  •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血管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运输的载体,对血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血液流动的器官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对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需要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小鱼作为观察对象,充分利用观察讨论等参与式活动,整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本课的教学活动。?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物质运输载体的基础上,认识到血液主要是在血管和心脏中循环流动的,因此血管作为物质运输的主要器官之一是学好后面知识的基础。学习本节课为后边学习物质运输的路线做好铺垫。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概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
    上传时间:10-22 进入下载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
  •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x

    物质运输的器官教材分析:血管是体内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关于血管和心脏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心脏观察的分组实验的指导与组织,心脏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心脏的瓣膜的开放方向与血流方向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学生分析本节课是从观察“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现象”入手,以使学生获得对血管的感性认识。学生对实验有极大的兴趣,但往往停留于表面现象,不求甚解,不善于思考和总结,需要多加指导和点拨。设计理念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从学生的感性知识入手,逐步上升到理性归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用学到的生理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增加了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
    上传时间:10-22 进入下载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x
  •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教学设计(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组实验操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描述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情况,初步认识三种血管的形态,辨别血管的种类.(2)通过比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描述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爱生命,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意识。学生学习效果评测工具和方法设计:1.通过课前预习,迅速进入主题;2.通过学生讲解并演示实验,整体感知小鱼尾鳍内血管;3.通过学生分组讲解各个血管的特点,加深理解与记忆。4.教师总结讲演不足,并概括课堂内容。学生课前活动设计:预习跟本节课内容;提前搜集知识;小组合作讨论。教学准备:显微镜,小鱼,纱布,培养皿,
    上传时间:07-07 进入下载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教学设计(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教学设计(山东省市级优课).doc

    《物质运输的器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3分钟) 三种血管的各自特点分别是什么?(管壁、官腔、血流速度等) 对上节课内容复习、归纳,并巩固记忆。 复习、归纳旧知,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情景问题:猜谜语——四个小房结构巧,拳头大小似红桃,日日夜夜泵血忙,时时刻刻咚咚跳,谜底是什么?导入语:我们同学真聪明,可见心脏日日夜夜不知疲倦的为我们运输物质。那么心脏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心脏的跳动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这节课学习《心脏》 学生积极回答:心脏 引出课题。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引入新课。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2分钟) 活动:观察解剖猪的心脏(
    上传时间:10-22 进入下载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教学设计(山东省市级优课).doc
  •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教学设计(山东省省级优课).doc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心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人的心脏模型,描述人心脏的结构特征2.说出心脏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学习重点: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课前准备:人体心脏模型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提问:人体内的血管有哪几种?其血流方向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教师讲述:血液要能在血管中流动得需要动力,其动力由谁来提供呢?(心脏)引出课题《物质运输的器官——心脏》出示学习目标讲授新课:探究一心脏位置、大小教师展示“人体图片”学生观察并说出心脏的位置和大小。2、活动体验:指导学生将手按在自己胸部摸到心脏的位置,感受心跳。假如此模型就是你自己的心脏,哪位同学能到前面来模拟放置一下该心
    上传时间:10-22 进入下载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教学设计(山东省省级优课).doc

《 物质运输的器官》素材下载

  •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巩固练习(部级优课).doc

    ()1.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动脉B.c是静脉C.b是毛细血管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一样()2.人体的血液在各种血管中流动的速度是: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C.静脉=动脉=毛细血管D.动脉>毛细血管>静脉()3.图示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A.②→③→①B.③→②→①C.①→③→② D.③→①→②()4.小鱼尾鳍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下列对动脉血管的描述正确的是A.2是动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B.1是动脉,把心脏中的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C.3是动脉,是血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D.1是动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5.右图为
    上传时间:10-22 进入下载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巩固练习(部级优课).doc
  •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操作卡(部级优课).doc

    本节课最后采用巩固提升练习题的方式进行评测,由学生作答,经评测,学生基本完成学习目标,能够达成目标要求,对知识点的掌握较好。此外本节课在课堂上还使用“点赞卡”进行评价,小组评价的效果比较明显,实验操作、回答问题、小组交流各环节均有点赞卡的作用。活动时设计了操作卡和观察卡,对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起到了引领作用。附:操作卡、观察卡内容操作内容:显微镜安放与对光1.将显微镜安放到一位同学的课桌上中线偏左的位置。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选取低倍物镜。转动遮光器,选取大光圈。3.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白亮视野。……4.实验完成后,将显微镜复原。操作内容:准备小鱼1.将纱布浸湿。2.用网捞出小鱼,用湿纱布包住小鱼的头部
    上传时间:10-22 进入下载
    《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操作卡(部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