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宋明理学-北师大版必修3历史

《第2课 宋明理学》出自北师大版必修3历史,教师之家为您提供《第2课 宋明理学》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课件教案素材供您教学备课参考,希望对您的备课有帮助。【访问《第2课 宋明理学》极简版页面

《第2课 宋明理学》课件下载

  • 《第2课 宋明理学》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宋明理学教材版本: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课宋明理学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掌握他们的基本观点,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目标一:在史料解读基础上理解宋明理学的概念及儒学陷入危机的原因。目标二:能够概括朱熹、王阳明等理学家的主张,并通过对比说出理学与心学的异同。从而理解“理”是什么、在哪里、怎么求。目标三: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探究宋明理学的影响;形成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学科素养。(怎么看)目标四:通过对理学精神的感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目标历史概念:什么是理学?人教版教材:理学:北宋儒学家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人民版教材: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2课 宋明理学》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第2课 宋明理学》教案下载

  • 《第2课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第三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掌握他们的基本观点,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与过程、方法:(1)引导学生在史料解读基础上理解宋明理学的概念及儒学陷入危机的原因。(2)通过与先贤穿越时空的能够概括朱熹、王阳明等理学家的主张,并通过对比说出理学与心学的异同。从而理解“理”是什么、在哪里、怎么求。(3)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探究宋明理学的影响;形成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学科素养。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理学精神的现实感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行家国情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重点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难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宋明理学的影响。突破:借助史料和有趣的事例
    上传时间:02-13 进入下载
    《第2课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第2课 宋明理学》素材下载

  • 《第2课 宋明理学》教学反思(部级优课).doc

    第三课《宋明理学》教学反思宋明理学这节课理论性强、枯燥难懂,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通俗易懂的让学生来学习,是我设计中要突破的难点。因此我通过问题导学的方法,逐步设疑,围绕“理”是什么?“理”在哪里?怎么求“理”?怎么看(评价)理学?这一主题来探究。优点:第一,导入部分,播放反映明代女性地位低下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仅仅看到了宋明理学压抑女性的一面。我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全面了解儒学思想的兴趣,一下子拉近理学与学生的距离。接着,又从不同版本教材的概念入手来设疑:为什么要对抗佛道、为什么又要融合佛道、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又是什么样的?更加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探究欲望很浓。第二,在儒学困境这一部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2课 宋明理学》教学反思(部级优课).doc
  • 《第2课 宋明理学》教学素材(部级优课).doc

    第三课《宋明理学》教材分析宋明理学将儒学推向新的高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本课在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本节课的教材有三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本节课涉及的人物和观点众多;第二、理论性强、枯燥且不易理解;第三、哲学色彩浓厚,思辨性强。二、处理的基本策略基于本课的特点,我结合人教版、人民版和岳麓版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置“儒学困境”、“群星荟萃”、“巅峰对决”、“历史追问”、“理学价值”五个环节,以史料为依托,以问题作引领,围绕“理”是什么、在哪里、怎么求、怎么看这一主题进行探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2课 宋明理学》教学素材(部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