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教案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1山居秋暝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山居秋暝》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基本教学过程:1、让学生充分做好预习工作,查阅诗人王维相关资料,并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初步感受作品的形象和意境,获得情感体验和心灵的共鸣,为课堂上解读诗歌做准备。老师:同学们都对《山居秋暝》这首诗进行了预习,我们读一首诗歌,首先要对诗人进行了解,那么大家对诗人王维有多少了解呢?学生:王维,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画家。学生:他的特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诗人早期有积极的政治抱负,21岁中进士,后十多年,官至监察御史、吏部郎中等。学生:他的仕途也不顺畅,后来由于李林甫把持朝政,以40岁为界,过上亦官亦隐的生活。老师:不错,同学们都说得很对,本诗就是他后期归隐的作品。2、自学诗歌,赏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以及
    上传时间:02-05 15:19:07 进入下载
  • 语文五年级上册20.1山居秋暝名校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篇一:山居秋暝教案(优质课教案)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一、导入 大诗人苏轼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摩诘指的是谁呢?是唐代诗人王维。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王维是一个能诗善画的人,但是我们谁知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究竟是什么样的境界呢?好,这一课我们来学习王维的诗《山居秋暝》,一起去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写什么) 1.初读感知课文(自由、放声),把握大意(学生体会,老师解题) a,学生自己理解大意 问题:《山居秋暝》这首诗写了什么? 答案:诗歌通过具体景物描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傍晚秋景图。 b,解题辅助理解 问题:山居秋暝应该如何理解 答案:山居:隐居在山间。秋:季节,指秋天。暝
    上传时间:07-19 10:57:21 进入下载
  • 五年级上册部编版20.1山居秋暝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张成华  【创新设计】  一、教学目的  1.领悟诗的主旨,学习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  2.品味诗的意境和风格。  3.品读同类诗歌,古为今用。  二、教学思路  1.用对比参悟的方法鉴赏诗歌。  2.活动:企业创意策划。  三、创新意图  在认真鉴赏的基础上,组合同类诗歌,进行古为今用的创新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  (一)讲读参悟诗歌。  1.自读课后练习一,给本诗划分节奏,弄清尾字的平仄。  2.按节奏和平仄规律朗读这首诗,读出抑扬顿挫之美。  3.把作者身世、写作背景和诗歌内容结合起来,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4.抓住颔联、颈联品味意境: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根据情感指出朗读时应注意的语调、语速。  6.王维的诗与谁
    上传时间:07-19 10:57:03 进入下载
  • 20.1山居秋暝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山居秋暝》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态度 1、分析意象,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领会诗歌主旨。2、进一步学习阅读和欣赏诗歌的方法。 1、培养鉴赏古诗时展开想象,再造诗歌意境的能力。2、能灵活运用“悟‘境’、 悟‘ 意’ 、再造”法品读同类诗歌,古为今用。 1、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2、体悟诗人热爱纯朴、宁静、自然的山村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分析意象,品味意境,领会诗歌主旨。2、发挥想象,填补空白,(描绘)再造诗歌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谈话法、讨论法 、写作训练法 教学资源 文本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说明 诗歌是心灵的乐章,学习的目标是以意象为依据,借助想象,品味意境进而触摸诗歌的灵魂。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诗歌接受
    上传时间:07-19 10:56:45 进入下载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0.1山居秋暝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思想】 “学以致用”,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山居秋暝》是一首古典诗歌,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古典诗歌,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具体体现。【教材内容分析】本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名篇,诗中景物清新,民风淳厚,意境淡远,诗中有画,犹如世外桃源一般。学习时要重点把握“物”与“我”的完美交融和统一,同时学习其以动衬静的表达技巧。【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鉴赏诗歌一题的得分率基本上是最低的,绝大部分表现为答题较乱,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感觉无从下手而干脆不做,所以老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感受、品味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2)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技巧。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吟诵,让学
    上传时间:07-19 10:56:28 进入下载
  • 五年级上册语文20.1山居秋暝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背诵《小儿语》、《续小儿语》 点评:“背得真好!来,给自己鼓鼓掌吧!”一、导入环节: “听说同学们还会背很多古诗了,真的吗?背给老师听听好吗?”——“好”,那咱挑几首背。《江南》——生背。《登鹳鹊楼》——生背。〈竹里馆〉——生背。“哇!真厉害!没想到同学们小小年纪就能背这么多的古诗,并且背得这么好!太棒了!老师也忍不住想背一首给大家听,好不好?”老师背诵《山居秋暝》,引出课题。二、授课环节1、作者简介:“老师背得好吗?也给老师鼓鼓掌吧!谢谢孩子们!其实,老师认为我们更应该把掌声送给这些诗人,因为他们这么有才华,我们才能欣赏到这么优美的诗篇!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也能成为诗人,把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承传下去
    上传时间:07-19 10:56:10 进入下载
  • 20.1山居秋暝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刘福江知识与技能:1、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2、感悟王维创作后期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朗读诗歌,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动手来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进而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和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2、通过学生的画作,品味意境,去感悟王维创作后期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学生自己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感受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教学重、难点: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教法:1、多媒体播放《山居秋暝》的朗诵录音”2、学生诵读法3、学生自己动手描绘诗中展示的画面。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上传时间:07-19 10:55:34 进入下载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0.1山居秋暝名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唐诗六首教学目的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的特点。3、学习诗人精妙的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2、难点:培养鉴赏能力。教学方法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2、诵读—讨论—质疑—答难—领悟。媒体设计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时间:11.11---15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彩多姿的南北朝民歌,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可以说
    上传时间:07-19 10:55:17 进入下载
  • 20.1山居秋暝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

    《山居秋暝》教案1、教学设计诗歌有音乐的韵律美,教学生在平平仄仄的朗读中品味;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导学生从有限的字词中品味无尽的诗境、诗人的志趣追求,从而洗涤自己的心灵。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品味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情感,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2、初步掌握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及鉴赏方法。3、背诵并默写诗歌。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通过想像联想重建画面,感受诗的意境美;通过意象品味诗歌意境,体悟诗人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王维其人,感悟诗人宁境恬淡的心境和归隐情怀;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3、学情分析4、重点难点通过想像联想重建画面,感受诗的意境美;通过意象品味诗歌意境,体悟诗人的情感。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5.1.1教
    上传时间:07-19 10:54:59 进入下载
  • 五年级上册20.1山居秋暝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山居秋暝》教學設計律詩有四聯,各有特定之稱:?第一聯稱首聯,?第二聯稱頷聯,?第三聯稱頸聯,?第四聯稱尾聯。?頷聯與頸聯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對不對也無妨。?律诗要求詩句字数整齊划一,每首分别為五言、六言、七言句,?簡稱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如果僅6句,則稱為小律或三韵律詩;?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犒排律或長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教學目標1、解山水田園詩和體會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的特點。2、培養學生初步鑒賞唐宋詩詞的能力。3、品味文化之美,含蓄之美。①鑒賞詩歌。②體會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的特點。?一、導語【學生活動】以前我們學過他的《鳥鳴澗》、《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
    上传时间:07-19 10:54:41 进入下载

《山居秋暝》教案下载

本栏目共收录10套山居秋暝优秀教案供大家下载
课文:山居秋暝
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