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我们-湘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我们》出自湘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师之家为您提供《自然灾害与我们》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课件教案素材供您教学备课参考,希望对您的备课有帮助。【访问《自然灾害与我们》极简版页面

《自然灾害与我们》课件下载

  •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PPT课件(河北省县级优课).ppt

    自然灾害与我们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主要内容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一)震前——防震准备(二)震中——避震(三)震后——自救与互救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是最猛烈、最突然和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种类,也是人们最为恐惧的自然巨变。这在现代社会尤为如此,而且减少人员伤亡的最有效手段——地震预报至今尚未达到十分准确、足以完全信赖的地步。因而普通民众只有在灾前提高防灾意识,掌握救助常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震中生存的机会。(一)震前——防震准备家庭防震避震方案主要内容(1)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订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径;(2)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如大件家具摆在墙
    上传时间:12-03 进入下载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PPT课件(河北省县级优课).ppt
  •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PPT课件(浙江省县级优课).ppt

    在课前老师已经带领同学们去了西山公园滑坡、崩塌两处灾害点进行了实地观察*同学们在现场观察的非常认真并且再回来之后也做了实习小结。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请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下大家对这次野外考察的感想。看来这一次野外考察给每个人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与体验,有很多人都提到了关于滑坡和崩塌的识别。老师在我们去野外考察的时候就给大家布置了任务,要我们在观察的两处地质灾害点后识别出滑坡。接下去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下你们的结果。*接下去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下你们观察和讨论的结果。大家都说的很有道理,我看有些同学在实习小结中也画了这样的示意图。请同学们一起来评价下这两幅图。从他们的示意图中我们就很快能识别出滑坡了,滑坡体是有一个整体形状的,呈水平运动方向滑动,发生的
    上传时间:12-03 进入下载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PPT课件(浙江省县级优课).ppt
  •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PPT课件(浙江省县级优课).ppt

    *自然灾害与我们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台风、风暴潮低温冷害雪灾我国的自然灾害有什么特点?探究一:从地震漫画中总结出应对地震的方法?衢州市地处金衢盆地西段,以衢江为中轴,向南北对称展布,海拔高度逐渐提升,向南、北两侧依次为河谷平原缓坡岗地、低中丘陵、山地,地势总体呈南北高、西矮、中平、东低。南部为仙霞岭山脉,属浙南山地组成部分;西部有江西入境的怀玉山脉;北部为千里岗山脉;西北及北部边缘为白际山脉南段与千里岗山脉部分,多低山、丘陵;中部常山港、江山港、衢江贯穿期间,江河两侧沿河有众多大小盆地、河谷平原,地势平缓。丘陵山地占82.9%,平原占12.9%。材料一:衢州地形特征衢州卫星影像图请描述出衢州的地形特征。材料二:衢州的气温、降水表1月2月3月
    上传时间:12-03 进入下载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PPT课件(浙江省县级优课).ppt
  •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PPT课件(浙江省县级优课).ppt

    自然灾害是多种多样的,按其成因与发生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灾害、灾害、生物灾害和海洋灾害等。自然灾害通常会造成人类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学会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正确态度和正确方法,对抗击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地质地貌气象一、面对自然灾害的一般做法【分组探究活动】分组形式:全班分成6个小组,分别记为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请同学们记住自己的小组编号。探究问题:阅读教材92-93页材料“逃生的机会就在眼前”,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假如遇到灾难事故时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并请同学代表小组归纳后作简要发言。⑴要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⑵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及时逃离现场。⑶坚强地忍痛自救。【讨论】同学们结合92页教材内容,讨论:面对自
    上传时间:12-03 进入下载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PPT课件(浙江省县级优课).ppt
  •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PPT课件(浙江省市级优课).ppt

    *自然灾害与我们——以衢州九华山洪泥石流灾害(2002.8.15)为例野外调查小组合照2017.4.2视频:采访阿姨视频:采访奶奶视频:采访爷爷1.泥石流带来了哪些危害?为什么上方村受灾最严重?2.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观看视频:2.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气象资料:2002年8月15日下午,在以九华山为中心的周边约70㎞2范围内,遭遇了当地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在75min内降雨量达到了316mm,超过了10a一遇24h的降水量。学习资料(摘自学术论文,作者系衢州市柯城区水利局工作人员)滑坡点实地拍摄
    上传时间:12-03 进入下载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PPT课件(浙江省市级优课).ppt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下载

  •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自然灾害与我们课程标准1.以地震、洪水等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与应急措施。2.结合实际,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防震避震方案内容、应急避震措施和震后自救与互救的方法。(2)了解防洪准备事项、洪水应急措施和洪水中的救助要点。(3)了解其他自然灾害中自救与互救的常识2.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思考,使学生掌握地震后基本的自救与互救技能。(2)通过读图思考,使学生掌握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技能。3.情感目标(1)提高防灾意识,重视生命价值。(2)居安思危,在特定时刻,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地震和洪水灾害中的逃生、自救、互救常识教具:多媒体、电脑笔记本等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实践演
    上传时间:12-03 进入下载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docx

    《自然灾害与我们——以江山市滑坡灾害为例》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课程标准:以一二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与应急措施。意见解读:标准旨在要求学生能够结合真实的自然灾害案例,感知自然灾害的巨大伤害力。能在模拟自然灾害的情境中,及时做出正确判断,自觉运用基本的自救知识和技能开展自救与互救。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理解和面对自然灾害,习得防灾意识,积极探寻减灾措施。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总体上简单易懂,没有深奥的概念原理等需要理解,但它却是十分的重要。前期学生已具备了自然灾害的基本理论知识、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及不同地域自然灾害发生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性、我国防灾与减灾的主要成就等知识,能结合各种自然
    上传时间:12-03 进入下载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docx
  •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docx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通过选修五的学习,学生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概念、特点、成因、分布与危害,认识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特别是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区域地理以及自然灾害的成因,应对自然灾害措施已经学过工程、生物措施。而对于个人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性,而且欠缺用知识保护生命的理念,所以学习自然灾害与我们非常必要。教学目标明确在灾害发生时自救与互救的目的与意义;学会一些基本的自救与互救常识、方法教学过程节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图片呈现】根据图总结出我国的自然灾害有什么特点?
    上传时间:12-03 进入下载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docx
  •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docx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自救与互救的目的与意义,端正防灾救灾的正确态度,掌握一些自然灾害的自救和互救的基本常识与方法;2.掌握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3.学生能结合具体自然灾害,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和应急措施。4.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初步掌握自然灾害中的求生技能。(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学、读图、讨论,提高地理语言准确表达能力、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2.能从教材和课件中获得资料并通过选择、归纳、分析,形成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典型例子,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冷静心态和机敏反应能力。2.养成理性的灾害观,养成面对自然灾害
    上传时间:12-03 进入下载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docx
  •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docx

    湘教版选修Ⅴ第四章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与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解读1.课程标准: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课标分析:(1)本条标准旨在通过案例教学法,了解灾害发生的危害、原因,掌握灾害时的应急逃生能力,探究防灾减灾的措施。本节内容主要是技能2.教学指导意见:1.了解在灾害发生时自救与互救的常识和方法。2.掌握应对不同自然灾害的正确方法。意见解读:教师应该提供典型灾害案例供学生讨论,借助图片、影像,或者现场演练的方法,掌握灾害发生时自救和互救的技能和方法。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属于湘教版选修Ⅴ第四章第三节,是整本书的最后一节。这节课重在表达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应对。教材内容的结构为总分模式,首先
    上传时间:12-03 进入下载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docx

《自然灾害与我们》素材下载

  •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学习单(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湘教版选修5)●课标要求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课标解读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自然灾害,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和应急措施。2.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中的求生技能,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3.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的积极态度、互帮互助的精神和“减灾防灾、人人有责”的意识,树立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念。●新课导入建议思考: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92~93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面对自然灾害的十字要诀”;②看教材P93~94中的“知识2、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并完成[思考交流]1;③看教材P94~9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3、应对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
    上传时间:12-03 进入下载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学习单(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素材(浙江省县级优课).docx

    野外实习任务单分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山公园江山市地质灾害分布图西山公园江山市地质灾害分布图二、相关学习材料三、野外考察观察记录:表1:西山公园滑坡观测记录表地质灾害点1高差(米)坡度松散物质的情况(分布、类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情况表2:西山公园崩塌观测记录表地质灾害点2
    上传时间:12-03 进入下载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素材(浙江省县级优课).docx
  •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素材(浙江省市级优课).docx

    九华泥石流野外考察方案时间安排:2017/4/18:00-13:00天气状况:晴天,10-20℃交通方式:出发:8:20公交车503路(斗潭公交总站)回程:12:00公交车503路(九华乡上方村)考察线路:8:20乘坐公交出发9:00到九华乡大候村下车,沿途步行考察至上方村。10:20到上方村并且结束村民采访。10:20-11:20爬山道小段(四分之一长度不到,难度较小),沿途调查后返回上方村。11:20-11:40农家乐吃竹筒饭。11:40坐公交返程。领队老师:钟雷151****4891(短号664891)联系人:钟雷151****4891(短号664891)高一5班班主任:郑成林667320考察内容:1.采访泥石流亲历者(泥石流发生前天气状况如何?泥石物质哪里来?泥石流来临时观察到了什么自然现象?是怎样逃生的?乡民受灾情况如何?)2.走进乡
    上传时间:12-03 进入下载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素材(浙江省市级优课).docx
  •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课后习题(浙江省县级优课).docx

    课后作业:下列应对灾害的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室内进水前,要及时拉断电源,以防引起触电事故。在室外要站在地势较高处,切不要手持锐利的金属物品。在旅游景区遭遇洪水时,一定要沿山谷中的旅游路线撤离。如遇泥石流,在可能行动的时候,应迅速沿泥石流运动的方向躲避。
    上传时间:03-17 进入下载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课后习题(浙江省县级优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