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与传播
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
学科:美术
姓名:畅聆希
《复制与传播》
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本课为2013年教育部审定,人民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18课。属于“综合与探索”领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课程之一。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根植于民间的艺术。而门神年画属于木版年画里非常重要和比较突出的一种表现形式,风格奇特,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构图饱满,有着很浓的乡土气息,在表现手法上和儿童画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也易于六年级学生的理解和学习。鉴于本节课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课程,离城市孩子的生活较远,而年画整体的题材太过宽泛,所以我着重从门神年画这一个学生都基本见过的年画类型进行探究,恰好结合我市凤翔县的门神木版年画,让学生在感受浓厚的乡土气息的同时,对年画充满好奇,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美术课程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化与生活,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本课内容正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认识美术多样性的很好的载体。同时这一内容也容易让学生用充满趣味性的手法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与创新,也正体现了美术课程的愉悦性和创造性。
本课为1课时教学,学生初步了解门神年画的相关知识,探究门神年画的艺术特点并用油墨创新的设计制作一对造型夸张、构图饱满的油印版画门神年画。教学设计以活动方式为主,在活动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发现、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培养创造能力,在创作中体验到快乐。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有关门神木版年画的相关历史知识,能够对门神年画做出简单的描述和评价,并尝试运用其艺术特点设计和制作一对造型夸张、构图饱满的单色门神,培养学生观察、沟通、分析的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交流,合作讨论,教师演示等方法,探究门神年画的艺术特点。教师需抓住门神年画的造型、构图和色彩特点进行引导学习,使学生在合作讨论中锻炼观察能力,在艺术创作中锻炼造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