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题:《晚春》
董丽兰
激趣导入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
晚春
韩愈
七年级语文·下新课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想象阅读诗歌,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2.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懂得珍惜光阴,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资料助读
此诗是《游城南十六首》组诗的第三首,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作者已年近半百。此诗估计是作者在晚春时候游城南时所见后感悟而作,同时又是作者年龄已进入“晚春”时期,正好又是在官场上不得志的时候。
关于背景
朗读诗歌
1.提出朗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