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虫虫虫(二)》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发布时间:10-11T06:40:06

虫虫虫(二)

冷娟

教学目标:

1、趣味引导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虫,认识虫的结构特征。

2、让学生学习手工制作方法,引导孩子学习泥工的基本技能。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1、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方法。

2、引导孩子掌握泥塑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

1、运用夸张,变形,添加等方法制作虫

2、可以运用身边所有的材料制作想象的虫,巧用身边各种媒介材料制作昆虫。

教学准备:昆虫标本、彩泥、竹刀。

教学过程;

趣味导入

生:蜜蜂,蝴蝶。。。。。

师:哇,大家和老师一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说到这里同学们像蜜蜂蝴蝶一样快乐极了,有请我们班快乐小昆虫们。(伴随着欢快的儿童音乐《小蜜蜂》孩子们整齐有序的飞舞着举着标牌——了解我的结构特点)

既然我们如此喜爱小虫虫,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新的课文虫虫虫(二)

《第15课 虫虫虫(二)》教学资源

  • [教案] 《第15课 虫虫虫(二)》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doc

    虫虫虫(二)教学内容:本课是一节手工制作课,有了前面一节课《虫虫虫(一)》的绘画基础,学生对熟悉的昆虫结构特点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本课教学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用以前学得的手工制作方法,用泥塑、用纸或其他各种材料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虫。想象中的虫。通过欣赏、制作让学生感受制作的趣味,创作的愉悦。学生情况:虫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但要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各种媒材做出生动有趣的虫,还是有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制作技巧,让孩子将脑中所想变成手中之作。教学方式、手段:在美术教育中也可以创设某种情景,把问题隐藏在“情景”中,便会引起学生迫不及待的探索兴趣。问题情景的引入在提高学生求知兴趣
    上传时间:10-11
    《第15课 虫虫虫(二)》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15课 虫虫虫(二)》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docx

    二年级下册第15课2019年3月《虫虫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识虫的特征,了解大自然中的虫。技能目标:掌握基本的泥塑方法,塑造出有趣的虫子造型。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优秀品质;感受作品完成后带来的成功愉悦感。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抓住虫的特征,并能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出来。教学难点:制作时对虫子外形特征的概括能力,对不同虫子细节的表现。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示范用具学生准备:超轻粘土、牙签、胶、综合媒材等工具材料。教学过程课前交流(1分钟)师生问好。一、感受阅读之美,虫子之趣。今天老师要向你们推荐一本书:冈岛秀治先生主编的《昆虫的父母》,里面介绍了很多有关小虫子的故事。我来选一页读给大家听一听好不好
    上传时间:10-11
    《第15课 虫虫虫(二)》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15课 虫虫虫(二)》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

    我做的虫教学对象:二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虫的形态特征,感受虫的奇特。(技能目标)运用各种陶泥技法做虫。(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捏、刻等手法做出虫的外形特征。教学难点:能通过不同形态的泥的组合做出完整的虫。教学准备:师:课件、陶泥、陶泥工具生:陶泥、陶泥工具、垫板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师:今天老师想来考考同学们。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这首诗中有这样一句著名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哪位同学知道它下句是什么?生:早有蜻蜓立上头。师:哪位同学能通过观察说出蜻蜓的外形特征?生:蜻蜓有大大的眼睛、有两对翅膀、有细长的身体、有分叉的有条纹的尾巴。师:大自然中有许多有趣、美
    上传时间:10-11
    《第15课 虫虫虫(二)》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
  • [课件] 《第15课 虫虫虫(二)》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欣赏蝗虫屎壳郎蚂蚁鼠妇教师示范 手心搓团 手掌搓长 接着拉伸 压扁连接 最后粘合森林王国选美大赛开始了相信我最棒可以运用添加,夸张,变形的方法自由创作 运用身边所有的材料 发挥所有的想象力 小组团结合作大自然中的虫虫充满趣味性,只要我们回到大自然,用我们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观察,就处处是美。
    上传时间:10-11
    《第15课 虫虫虫(二)》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 《第15课 虫虫虫(二)》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ppt
  • [教案] 《第15课 虫虫虫(二)》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

    虫虫虫(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手工制作课,有了前面一节课《虫虫虫(一)》的绘画基础,学生对熟悉的昆虫结构特点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本课教学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用以前学得的手工制作方法,用泥、用纸或其他各种材料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虫。想象中的虫。通过欣赏、制作让学生感受制作的趣味,创作的愉悦。学情分析:虫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但要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各种媒材做出生动有趣的虫,还是有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制作技巧,让孩子将脑中所想变成手中之作。教学准备:师:PPT课件、示范用具。生:卡纸、彩纸、油画棒、综合媒材等制作绘画工具材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
    上传时间:10-11
    《第15课 虫虫虫(二)》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
  • [教案] 《第15课 虫虫虫(二)》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

    来  画  虫第2课时教材分析:教学思路:绘本,这种儿童读本,她以简炼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很多的绘本是图、文是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营造出整个绘本的感觉出来。在绘本中画面不再仅仅是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有很多绘本是一个字也没有的画面,儿童通过画面就能读懂里面的故事内容。因此在绘本中,画面不再是作为陪衬的客体出现,而是作为一个主体发挥作用。绘本的构成要素一是图画,二是故事。儿童对小小的昆虫非常感兴趣,通过前面第一课时对昆虫的认识、分析、观察、表现,学生画昆虫已有了一定的表现力。我决定将学生对喜爱的昆虫与着迷的绘本进行结合,引导学生构思昆虫故事,让学生进行绘本创作。但绘本创
    上传时间:10-11
    《第15课 虫虫虫(二)》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
  • [教案] 《第15课 虫虫虫(二)》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虫虫虫(二)冷娟教学目标:1、趣味引导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虫,认识虫的结构特征。2、让学生学习手工制作方法,引导孩子学习泥工的基本技能。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教学重点:1、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方法。2、引导孩子掌握泥塑的基本规律。教学难点:1、运用夸张,变形,添加等方法制作虫2、可以运用身边所有的材料制作想象的虫,巧用身边各种媒介材料制作昆虫。教学准备:昆虫标本、彩泥、竹刀。教学过程;趣味导入生:蜜蜂,蝴蝶。。。。。师:哇,大家和老师一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说到这里同学们像蜜蜂蝴蝶一样快乐极了,有请我们班快乐小昆虫们。(伴随着欢快的儿童音乐《小蜜蜂》孩子们整齐有序的飞舞着举着标牌——了解我的结构特点)既然我们如
    上传时间:10-11
    《第15课 虫虫虫(二)》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 [课件] 《第15课 虫虫虫(二)》PPT课件(江苏省县级优课).ppt

    昆虫出现于距今约4亿年前的地球上,全世界约有1000万种,其中900万种还未被人类所认知。头:触角、眼、口器胸:足、翅腹虫的结构知识窗虫虫虫(二)——虫虫危机动画片里的虫虫欢迎小客人———毛毛虫说一说细长的身体!一节节的身体!好多脚!圆圆的甲壳!美丽的花纹!扇形的翅膀黄黑条纹的“外套”,尖尖的尾巴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大显身手:做一只你喜欢的虫子。
    上传时间:10-11
    《第15课 虫虫虫(二)》PPT课件(江苏省县级优课).ppt
  • [课件] 《第15课 虫虫虫(二)》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ppt

    观看《虫虫危机》?全世界的昆虫可能有1000万种,约占地球所有生物物种的一半。它们颜色、形态各不相同……?比一比,故事中的虫虫与真实的虫虫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不同绘本中的毛毛虫,都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角色个性的呢??  观察绘本的画面与插图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作业:1.将虫虫的故事用你喜欢的方法画出来。2.文字可以作为画面的补充3.画好之后,将你的作品贴到书上去。4.绘本完成啦!
    上传时间:10-11
    《第15课 虫虫虫(二)》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