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doc

发布时间:11-06T08:04:18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环形跑道追及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线路图和线段图对环形跑道问题进行分析,并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重难点:运用线形图找等量关系,从而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情景演示,动手操作,学生板演,变式练习,归纳总结,生生合作等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例题解析

例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m,甲练习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骑350m,乙练习跑步,平均每分250m.两人从同一处同时同向出发,经过多少时间首次相遇?

解:设经过x分钟首次相遇,则

350x-250x=400

x=4

答:经过4分钟甲、乙首次相遇。

总结:若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属于问题;

快的第一次追上慢的时:快的路程慢的路程=1圈的长度;

快的第n次追上慢的时:快的路程慢的路程=n圈的长度。

三、变式训练:

变式1.甲在后,乙在前,且两人相距100米。若两人从同时同向出发,经过多少时间首次相遇?

《《丰富的图形世界》回顾与思考》教学资源

  • [素材] 《回顾与思考》导学案(贵州省省级优课).doc

    第一章第三节《截一个几何体》导学案1.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一些几何体进行切和截的过程,初步了解空间图形与截面的关系;2.让学生参与对实物有限次的切截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用平面截一个正方体,猜想截面的形状,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几何直觉,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3.通过活动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和数学活动的经验,并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参与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的数学活动,体会截面和几何体的关系,学生充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难点:难点:同一几何体不同角度切截所得截面的不同形状的想象与截法,从切截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
    上传时间:11-06
    《回顾与思考》导学案(贵州省省级优课).doc
  • [课件] 《回顾与思考》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ppt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1: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为什么?(1)(2)(3)(4)(5)(6)(7)问题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知识点1练习1.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___变式: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___-22.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___
    上传时间:11-06
    《回顾与思考》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ppt
  • [教案] 《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分式与分式方程回顾与思考总体说明本节是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的最后一节,这是第一课时,它主要让学生回顾在学习分式的基本概念与分式的运算时用到的几种法则,熟练掌握分式的运算法则,通过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让学生逐步熟悉运用分式运算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代数表达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分式的运算能有更深的认识.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技能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式及分式的运算等有关概念,对分式及其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技巧性较高的运算题还不熟悉.二、教学任务分析在本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分式的概念与分式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本课时安排让学生对本章内容进行回顾与思考,旨在把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点用一条线有机地组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知
    上传时间:11-06
    《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 [教案] 《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docx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回顾与思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自我回顾及小组交流活动中,构建本章的基本知识框架,从而对本章的基本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在数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主动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本章的知识进行总结,构建本章知识网络教学难点数学思考:在数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解决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教具准备三角尺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上传时间:11-06
    《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docx
  • [教案] 《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x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回顾与思考一、学情分析二、教学任务分析本章内容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由立体图形转向平面图形,在丰富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简单性质。整章内容是对学生已有几何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为以后几何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且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会辨认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等);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
    上传时间:11-06
    《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x
  • [素材] 《回顾与思考》课后习题(山西省县级优课).doc

    七年级数学第三章测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50分)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45分)1.82°32′5″+______=180°.2.如图1,线段AD上有两点B、C,图中共有______条线段.3.一个角是它补角的一半,则这个角的余角是_________.4.线段AB=5cm,C是直线AB上的一点,BC=8cm,则AC=________.5.如图2,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COD,则∠BOD的余角______,∠COE的补角是_______,∠AOC的补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图3,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E=90°,从给出的A、B、C三个答案中选择适当答案填空.(1)∠1与∠2的关系是()(2)∠3与∠4的关系是()(3)∠3与∠2的关系是()(4)∠2与∠4的关系是()A.互为补角B.互为余角C.即不互补又不互余7.如图4,∠AOD=90°,∠COE=90°,则图中相等的锐角有_____对.8.如图5所示,射
    上传时间:11-06
    《回顾与思考》课后习题(山西省县级优课).doc
  • [课件] 《回顾与思考》PPT课件(河南省县级优课).ppt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9.有理数的乘方(1)学习目标熟悉认识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并能通过乘方进行简单的计算。某种细胞每过30min便由1个分裂成2个。现有1个细胞,经过5h能分裂成几个?情境引入你知道吗?一次二次三次细胞分裂示意图2×2×2个2个2×2个思考:分裂5h会有多少个细胞?5h要分裂10次,所以共有细胞:2×2×2…×2×2=1024个10个2
    上传时间:05-06
    《回顾与思考》PPT课件(河南省县级优课).ppt
  • [课件] 《回顾与思考》PPT课件(辽宁省市级优课).ppt

    基本平面图形----回顾与思考考点归纳:考点一: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和性质例1::如图所示,线段AB=10cm,点C、M在AB上,且BC=4cm,M是AC的中点,则MB等于________。练习1、如图,图中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条数为()A.一条,二条,一条B.二条,三条,一条C.三条,六条,一条D.四条,三条,一条7cmC考点归纳:考点二:基本事实例2:如图:这是A、B两地之间的公路,在公路工程改造计划时,为使A、B两地行程最短,应如何设计线路?在图中画出.并说明你的理由.练习:(1)木匠师傅锯木头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个点弹出一条墨线,用数学知识可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弯曲的河道改直可以缩短航程,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传时间:11-06
    《回顾与思考》PPT课件(辽宁省市级优课).ppt
  • [教案] 《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回顾与思考(第1课时)课时安排说明:《回顾与思考》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复习整式的乘除法法则,幂的运算、简单的整式乘除法练习;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灵活运用乘法公式,稍复杂的整式乘除法及综合应用.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这一章中了解了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经历了探索整式乘除法法则的过程,理解了整式乘除的算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但这一章的运算法则较多,公式也容易混淆,而且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缺乏整体认知,还没形成体系.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学习整式乘除法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许多数学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还比较薄弱,缺乏综合运用知识
    上传时间:11-06
    《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 [课件] 《回顾与思考》PPT课件(辽宁省县级优课).ppt

    一、建构知识网络数怎么不够用了数轴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有理数的加法水位的变化有理数及其运算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计算器的使用1、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正整数    整数  0有理数     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  
    上传时间:11-06
    《回顾与思考》PPT课件(辽宁省县级优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