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x

发布时间:11-09T10:17:04

杨柳青

教学目标:

1、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江苏民歌《杨柳青》,感受浓郁扬州民歌风格,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2、通过听赏不同题材的《杨柳青》,加深学生对江苏民歌的了解和认识。

3、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扬州民歌《杨柳青》。

难点:尝试用扬州方言唱歌曲,体会衬词的作用,感受浓郁的扬州音乐特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复习演唱《茉莉花》

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一首江苏民歌《茉莉花》吗?茉莉花白白的,香香的,很纯,很美,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用优美的歌声再来唱一唱吧!

师生声情并茂演唱《茉莉花》。(课件)

师:茉莉花是咱们江苏的一首民歌,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首我们江苏的民歌,它就是我们江苏——扬州的一首民歌。

2、师生读李白的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说到扬州,老师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不知道同学们还能记得吗?我们来一起朗读一遍,细细品味诗人的情怀。(课件)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杨柳青》教学资源

  • [教案] 《杨柳青》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x

    江南音韵课型:综合课教学目的: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完整充分的聆听中体验江南音乐的风格,并通过歌唱、欣赏等音乐活动中进一步品味总结江南音乐特点。2、有风格追求地表现二部合唱《杨柳青》。教学内容:1、欣赏《无锡景》的相关曲调,演唱《杨柳青》。2、分析、感受江南民歌的特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江南音乐的风格教学难点:《杨柳青》的二部合唱。教学方法:欣赏讨论合作教学过程:导入课前播放《太湖美》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音乐。师:刚才走进教室时所听到的音乐是慷慨激昂的还是抒情委婉的?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歌词中所唱的是哪个地方?给你什么样的初步感受?生回答后师总结。欣赏视频《无锡景》师;江南名城无锡去逛一逛,来听一听歌词中唱到了哪些美景?
    上传时间:11-09
    《杨柳青》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x
  • [教案] 《杨柳青》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doc

    江南丝竹教学目标:1.用明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做简单歌词创作,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2.知道民歌由五声音阶组成。3.欣赏《紫竹调》,领略江南丝竹时分时合及其韵味,能听辨笛子,二胡、琵琶、扬琴的音色。了解江南丝竹的风格特点。4.能用打击乐器创编简单的节奏型为《杨柳青》伴奏。教材分析:歌曲《杨柳青》这是一首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间小调,它以衬词“杨柳叶子青”而得名。歌曲通过对党的赞颂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歌曲的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第一、二两乐句均为6小节,其中末两小节均为衬词,第三乐句(4小节),第四乐句则全由浓郁的地方方言
    上传时间:11-09
    《杨柳青》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doc
  • [课件] 《杨柳青》PPT课件(江苏省县级优课).ppt

    |censuiniahuosuimeniase新编
    上传时间:09-02
    《杨柳青》PPT课件(江苏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杨柳青》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doc

    《杨柳青》一、教学目标:1.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杨柳青》,并尝试用二声部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杨柳青》。2.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体会民歌的特点,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3.乐于参与聆听、演唱、创编等实践活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难点:感受二声部合唱以及为旋律填词开展创编活动。三、教学准备:钢琴,课件等一、导入(一)师范唱《杨柳青》二、初步体验(一)聆听《杨柳青》,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活泼,轻松)(二)再次聆听《杨柳青》,这首歌曲可分为几个乐段?(两个乐段)(三)完整聆听《杨柳青》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出现了方言,衬词
    上传时间:03-27
    《杨柳青》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杨柳青》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x

    杨柳青教学目标:1、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江苏民歌《杨柳青》,感受浓郁扬州民歌风格,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2、通过听赏不同题材的《杨柳青》,加深学生对江苏民歌的了解和认识。3、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扬州民歌《杨柳青》。难点:尝试用扬州方言唱歌曲,体会衬词的作用,感受浓郁的扬州音乐特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复习演唱《茉莉花》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一首江苏民歌《茉莉花》吗?茉莉花白白的,香香的,很纯,很美,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用优美的歌声再来唱一唱吧!师生声情并茂演唱《茉莉花》。(课件)师:茉莉花是咱们江苏
    上传时间:11-09
    《杨柳青》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x
  • [课件] 《杨柳青》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ppt

    瘦西湖何园大明寺炒饭八怪金农郑板桥黄慎高翔罗聘李方膺汪士慎李鱓关键词:瘦西湖炒饭八怪茉莉花(打一城市名)扬州杨柳青衬词:
    上传时间:11-09
    《杨柳青》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ppt
  • [教案] 《杨柳青》教学设计(江苏省省级优课).docx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扬州节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杨柳青》【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实践,感受并体验歌曲《杨柳青》的地方性特征;2.感受歌曲的节拍韵律和方言韵味,并能尝试表现;3.能熟练演唱歌曲《杨柳青》,并尝试用一领众合、轮唱的形式来合作表现歌曲;4.尝试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1.有感情演唱歌曲;2.感受歌曲地方性特征。【教学难点】1.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的掌握;2.尝试不同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教学过程】一、播放扬州版《杨柳青》,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二、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三、授新课1.学说歌曲《杨柳青》的歌词
    上传时间:11-09
    《杨柳青》教学设计(江苏省省级优课).docx
  • [教案] 《杨柳青》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x

    《杨柳青》教学设计教学课型:合唱课教学内容:歌曲《杨柳青》、乐曲《紫竹调》、教材分析:《杨柳青》是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因曲中用“杨柳青啊?”作衬词而得名。其歌词变化较自由,可以根据需要即兴填词。如能用扬州方言演唱,地方色彩将更加浓郁。本单元引领学生比较集中的感受我国民族音乐重要代表之一的江南音乐的魅力。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杨柳青》和《紫竹调》,增强对民间音乐文化和家乡的热爱。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聆听中体验江南音乐的韵味,并通过歌唱、交流、创编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民族民间音乐。三、知识和技能:1、掌握基本点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并边唱边打节奏,能用歌声表现二部合唱《杨柳青》歌曲的基本风格和情感。2、了解江南
    上传时间:11-09
    《杨柳青》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x
  • [课件] 《杨柳青》PPT课件(江苏省省级优课).ppt

    扬州节拍丁妍看一看早(啊)晨这个下(啊)田露(啊)水多谑(嗬嗬依嗬嗬)点啊点的个,露哇水润麦苗啊4/4拍是最经典的平稳节奏型,特点是第一拍的重音和第三拍的次重音在鼓点上很清晰,比如我们挂在嘴边的锣鼓经:洞次大次。2/4拍一般节奏比较紧凑明快,大多数是欢快类型的歌曲,和4/4拍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次重音,就是:洞次洞次听一听,是四四拍还是二四拍?歌曲稍快江苏民歌王建民改编歌曲范唱歌曲伴奏衬词部分杨柳
    上传时间:11-09
    《杨柳青》PPT课件(江苏省省级优课).ppt
  • [教案] 《杨柳青》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

    杨柳青(教学设计)[年级]?初一年级[课时]?一课时[课型]?综合课[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本课选自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下册,根据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锦绣江南》为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用和谐的声音表现二部合唱《杨柳青》。2.通过对比,能发现两首民歌都由五声音阶组成,比较出两者间旋律、节奏上的不同特点。3.在积极地体验中引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共鸣?(三)教学内容1.学唱二声部歌曲《杨柳青》。2.对比欣赏江南民歌《无锡景》和江北民歌《杨柳青》。(四)教学重点:1.学唱二声部合唱《杨柳青》2.对比欣赏歌曲?(五)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
    上传时间:11-09
    《杨柳青》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