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案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doc

发布时间:11-10T11:43:38

《肩肘倒立》教案

教学内容 1、肩肘倒立/2、游戏:“传球接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讲解、教学让学生了解本课内容中的肩肘倒立的基础知识及练习方法等。

2.技能目标:使70%左右的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能完成肩肘倒立动作,有3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肩肘倒立;发展学生腰腹力量、灵敏及维持身体的平衡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在相互合作,共同探究中体会取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压垫伸髋、夹肘撑背 难点:伸髋挺腰,维持平衡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要求 次数

准备部分(8分钟) 一、课堂堂规

体育委员集合整队

清点汇报人数。

师生问好

导入新课,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要求。

二、热身跑(生随师动)

三、徒手操(4×8拍)

1、头部运动2、肩部运动3、体转运动4、体侧运动5、全身运动6、踢腿运动7、跳跃运动、8、整理运动(音乐)

1、

1、1、师生问好

2、宣布内容和要求。

1、学生迅速到达上课场地集合。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资源

  • [课件]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PPT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ppt

    肩肘倒立说课稿张雪芳一、灵活应用教材——教材分析二、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教学目标四、教学重点、难点五、教法、学法六、让学生在课堂中“立起来”——教学过程一、灵活应用教材——教材分析这节课主要是讲肩肘倒立,肩肘倒立的重点是:倒立时的充分展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安排了很多小游戏来辅助学生充分展髋,循序渐进,逐渐让学生喜欢上这项运动。通过此项运动的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发育,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勇敢、坚强和自信的意志品质,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项目。二、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教学目标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本次课的学习兴
    上传时间:11-10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PPT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x

    《肩肘倒立》课堂教学教案张雪芳一、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体育健康标准的要求,本课在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健身育人的理念。本次课决定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师生互动,为学生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将知识传授与技能、方法的学练有机结合,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用过程评价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懂得关爱同伴,营造一种主动体验、合作交流、探究拓展的学习氛围,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肩肘倒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以及完成动作的相关原理。2、技能目标:使80%以上的学生在保护与帮
    上传时间:03-28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doc

    肩肘倒立教学设计授课者:高凌雲一,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健身育人的理念。依据水平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为学生积极营造主动体验、合作交流、探究拓展的学习氛围,将知识传授与技能、方法的学练有机结合,用过程评价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成就感,懂得关爱同伴,珍惜生命,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二,教材分析肩肘倒立是一项技巧性非常强的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怎样把髋伸起来和控制住身体平衡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实践与感知的,当然也是这堂课的目的。通过肩肘倒立的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与平衡能力,增强上、下肢,腹背,腰部
    上传时间:11-10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doc
  • [素材]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案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doc

    《肩肘倒立》教案教学内容 1、肩肘倒立/2、游戏:“传球接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讲解、教学让学生了解本课内容中的肩肘倒立的基础知识及练习方法等。2.技能目标:使70%左右的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能完成肩肘倒立动作,有3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肩肘倒立;发展学生腰腹力量、灵敏及维持身体的平衡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在相互合作,共同探究中体会取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压垫伸髋、夹肘撑背 难点:伸髋挺腰,维持平衡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要求 次数 强度 准备部分(8分钟) 一、课堂堂规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汇报人数。师生问好导入新课,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要求。二、热身跑(生随师
    上传时间:11-10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案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doc
  • [教案]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docx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内容肩肘倒立—蹲立—直立游戏:小蚂蚁运食物任教年级五年人数36学习目标1、通过上节课学习肩肘倒立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肩肘倒立前滚成蹲立—直立的正确动作方法2、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肩肘倒立—蹲立—直立动作3、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优良品质,体会取得成功的喜悦重点难点夹肘、撑腰伸髋、展髋,协调连贯教学程序
    上传时间:11-10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肩肘倒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让100%的学生建立完整动作概念,初步学习肩肘倒立动作,75%以上的学生能在帮助下或者独立完成下学会用压垫屈肘撑腰展髋成肩肘倒立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腰腹力量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品质。2、通过游戏练习,提高学生快速穿越障碍的能力提高学生小组合租精神,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 夹肘、撑腰、顶髋 教学难点 夹肘撑腰和肩颈成三角支撑保持平衡 教学内容 1、技巧:肩肘倒立2、游戏:海豚托球 环节 教学内容与要求 时间 次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场地 开始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2、报告人数3、师生问好4、宣布任务5、安排见习生三、热身及一般性准备活动1、跑步2、韵律操3、各关节活动
    上传时间:11-10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x

    五年级体育课教案内容肩肘倒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大多数学生了解本课内容,建立肩肘倒立动作概念和技术表象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大多数学生初步了解肩肘倒立的技术要点,多数同学能够基本完成肩肘倒立以及保护与帮助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和学习体操的美感顺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开始部分一、1、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上传时间:11-10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肩肘倒立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健身育人的理念。依据五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为学生积极营造主动体验、合作交流、探究拓展的学习氛围,将知识传授与技能、方法的学练有机结合,用过程评价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成就感,懂得关爱同伴,珍惜生命,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运动基础知识、技能,但都是侧重于感性方面的。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在运用直观示范法的同时还采用了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
    上传时间:11-10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docx

    肩肘倒立教学设计我的这节课是科学2011课标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三、五年级技巧运动中的《肩肘倒立》内容,为此内容的第一课时。我这节课的程序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教材分析肩肘倒立是由直角坐开始,向后倒肩、举腿、翻臀,当向后滚动至小腿超过头部时,向上伸腿、展髋、挺直身体,同时两手撑腰后侧,夹肘,成肘、颈、肩支撑的倒立姿势。我把完整动作总结为四个字:翻(翻臀立背)、撑(夹肘支撑)、挺(展髋挺腹)、顶(蹦脚上顶)以方便学生的理解记忆。肩肘倒立对发展学生的协调、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有很好的帮助,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学互评,互相帮助的学习意识。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肩肘倒立的动作要领、做法以及完整动作的相
    上传时间:11-10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教学设计年级:五年级(水平三)教学设计设计指导思想二.教材分析2.本课的另一教材为《同舟共济》,它是以游戏的形式出现。这是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一项内容。它发展的是学生上下肢力量、身体的协调性以及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两个教材都能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素质。因此,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做到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意运动保健,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三.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2、知识、技能基础: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但在知识的理解、技术的掌握和学习的方法、兴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在教学中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发展。在教学中在运用直观示范法的同时还应采用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上传时间:11-10
    《第4课 技巧:肩肘倒立》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