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歌》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docx

发布时间:11-14T07:57:34

《春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一、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

二、在欣赏乐曲过程中,了解乐曲的结构,以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

三、对比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能用线条、律动展示《春之歌》的旋律走向,感受日本民歌《春风》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高手乐曲索要表达的大地回春、万物苏醒、到处生机勃勃的景象,让学生感受乐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能哼唱乐曲的主要旋律。

教学难点:

一、初步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二、体验《春之歌》的优美抒情的旋律所表达的春天景色,感受春天。

教具及学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播放四季的图片,分辨是哪个季节。

听音乐《春之声圆舞曲》。引出春天的歌曲。

谈感受:曲中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永远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

授课。

介绍作曲家门德尔松,德国犹太裔作曲家。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

介绍《无词歌》。无词歌是按照歌曲体裁和形式特点写作的小型器乐曲,常有一个歌唱性的旋律,配以抒情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由门德尔松创立。他写有49首无词歌,有些带有标题,如“春之歌”等。

请学生欣赏《春之歌》全曲。思考:乐曲是几拍子?速度如何?

《春之歌》教学资源

  • [教案] 《春之歌》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我的家乡日喀则》教学设计一、课题: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三、课型:唱歌综合课四、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初步了角感受西藏的风土人情,了解藏族歌舞的风格特点。(二)技能目标:1、能够用欢快、热烈的声音演唱《我的家乡日喀则》2、情感目标: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五、教学重点、难点用欢快、热烈、奔放的情绪表现歌曲六、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等七、设计理念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寓教于乐,力求每个环节突出音乐课的趣味性、生动性,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轻松学习音乐,接受音乐,创造性地表现音乐。以培养学生音乐情趣为出发点,突出审美深化歌曲为主题,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理解—创造”,贯穿教学始终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中,我用一首
    上传时间:11-14
    《春之歌》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 [课件] 《春之歌》PPT课件(广东省市级优课).ppt

    春之声在你们眼中,春天是怎么样的呢?作者:德国犹太作曲家门德尔松1、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2、创立《无词歌》。春之歌春之歌乐曲是几拍子?速度如何?2/4拍整首乐曲旋律起伏不大,以级进和小跳为主春之歌听歌曲,想一想春天来了,你们感受到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听音乐,看一看哪个线条更适合表现乐曲的旋律走向。???想一想,帮下面歌曲片段,选一个名字。夏下课
    上传时间:11-14
    《春之歌》PPT课件(广东省市级优课).ppt
  • [课件] 《春之歌》PPT课件(吉林省县级优课).ppt

    嗨!同学们,想我了吗?我就知道,你们很想很想我!还记得我的微笑吗?对,就像那温暖的春天!春之歌【德】门德尔松认识乐器钢琴(英文:piano)是源自西洋古典乐器的一种键盘乐器,由88个琴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钢琴因为它宽广的音域,绝美的音色,被称之为乐器之王。作者简介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出生于德国汉堡的德国犹太人家庭,他是作曲家、钢琴家、风琴弹奏家、乐队指挥家,也是德国近代最重要的浪漫派音乐家之一。无词歌
    上传时间:11-14
    《春之歌》PPT课件(吉林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春之歌》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docx

    《春之歌》教案教学目标:一、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二、在欣赏乐曲过程中,了解乐曲的结构,以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三、对比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能用线条、律动展示《春之歌》的旋律走向,感受日本民歌《春风》的风格特点。教学重点:能正确高手乐曲索要表达的大地回春、万物苏醒、到处生机勃勃的景象,让学生感受乐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能哼唱乐曲的主要旋律。教学难点:一、初步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二、体验《春之歌》的优美抒情的旋律所表达的春天景色,感受春天。教具及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播放四季的图片,分辨是哪个季节。听音乐《春之声圆舞曲》。
    上传时间:11-14
    《春之歌》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docx
  • [教案] 《春之歌》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x

    《春之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唱《春之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摇篮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能准确唱好带有“0”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演唱歌曲《春之歌》  难点:正确演唱好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断气不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春之歌》的故事:从前,有一棵大树,个子长得好高,每天都举着茂盛的叶子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他大树妈妈。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疲倦地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地哭。大树妈妈说:“别哭,别哭,孩子,我
    上传时间:11-14
    《春之歌》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x
  • [课件] 《春之歌》PPT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ppt

    ********春之歌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一课第3课时2019姓名:张冉欣赏视频:思考这是由什么季节到什么季节的景色?结束时再回答老师哦聆听1.乐曲的情绪是?
    上传时间:11-04
    《春之歌》PPT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ppt
  • [教案] 《春之歌》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教学内容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一课第3课时:聆听《春之歌》 教材分析 《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作品第62号),A大调,4/4拍。本曲为门德尔松创作的所有“无词歌”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这首命名以《春之歌》标题的无词歌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使听众沉醉于快乐的气氛中。 教育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作曲家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春天无限赞美的情感。2、欣赏乐曲《春之歌》,能用线条、图形、动作等方式感受乐曲《春之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3、培养学生良好聆听习惯,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到音乐活动和动作的编创中,
    上传时间:11-14
    《春之歌》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 《春之歌》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春之歌》教学设计(吉林省县级优课).doc

    春之歌教材分析:这节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欣赏乐曲《春之歌》。《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乐曲为A大调、2/4拍、用三部曲式写成。从A段这一清新、流畅的旋律中,我们能体会到那种春意盎然的意境和心旷神怡的感情:B部分是从A段主题发展而来。乐曲进入第三段后,前面两个主题再现,经过下行模进,在力度上越来越弱,尾奏中,还加了许多装饰音:最后,乐曲在安详的气氛中结束,这种弱处理手法,给人以余音缭绕的感觉,充满了诗情画意。本课通过欣赏《春之歌》,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以感知情绪为先导,通过演奏、哼唱、表演等形式感受《春之歌》歌唱性的旋律,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春天美景。教学目标:1.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
    上传时间:11-14
    《春之歌》教学设计(吉林省县级优课).doc
  • [素材] 《春之歌》教学反思(安徽省县级优课).docx

    《春之歌》教学反思《春之歌》这首歌曲是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天来了》中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抒情性的儿童歌曲,歌曲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歌颂了大树妈妈对小鸟的百般呵护。歌曲旋律亲切、柔和,休止符的运用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大树妈妈对小鸟的深厚的爱。整首歌曲的基调是抒情的。我非常喜欢这首歌曲,唱起这首歌曲让我感受很多很多的美好与快乐。在我教授这首歌曲的同时我也感受很多很多。本课所选的音乐作品旋律优美流畅,轻柔抒情。歌曲通过大树妈妈对小鸟的关爱,激发学生感受到无限的爱。本首歌曲重点体会摇篮曲的风格特征,并通过唱、演表现出对妈妈的无限深情。难点是正确演唱后切分节奏和修休止,做到音断气不断。通过演唱,感受摇篮曲风格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所起的作用。通过实际教授感
    上传时间:11-14
    《春之歌》教学反思(安徽省县级优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