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与整理》导学案(陕西省省级优课).docx

发布时间:11-14T11:28:59

选修三

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归纳与整理学案

【考纲要求】

1.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极性、类型(σ键和π键),了解配位键的含义。

(3)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4)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简单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5)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

2.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了解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问题链】本章的核心知识共有以下五个方面,共十二个问题,请同学们在课前完成以下问题,并在课堂上分享交流。

一.共价键

问题一:什么是共价键?共价键的类型有哪些?分类标准是什么?

问题二:共价键的键参数有哪些?键参数影响分子哪些性质?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问题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分子立体构型的流程是什么?如何计算分子或复杂离子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可举例说明

三.杂化轨道理论

问题四:鲍林提出杂化轨道理论的背景是什么?

《归纳与整理》教学资源

  • [课件] 《归纳与整理》PPT课件(黑龙江县级优课).ppt

    第四章第四节 第二课时硫酸回忆稀硫酸具有哪些酸的通性?1.指示剂变色:2.与活泼金属置换生成H23.与碱性氧化物等反应生成盐和H2O4.与碱中和生成盐和H2O5.与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颜色:状态:沸点:挥发性:溶解性:密度:无色粘稠状液体高沸点(338?C)比水大难挥发易溶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混合。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上传时间:11-14
    《归纳与整理》PPT课件(黑龙江县级优课).ppt
  • [教案] 《归纳与整理》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专题复习《晶体的立体结构》【教学目标】1.通过对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等知识点的整理,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晶胞中各原子(离子)间的相对位置关系。2.通过对NaCl晶胞、CsCl晶胞、金刚石晶胞、CaF2晶胞(萤石型)等的复习整理,使学生面对真题能顺利地找到新晶胞所对应的“模板”。3.通过教学复习使学生牢固掌握晶胞中的密度等相关计算。【教学内容】1.金属晶体的四种基本堆积模型2.晶体化学式的计算3.晶体中粒子配位数的求解4.晶体密度及空间利用率等的计算【专题复习分析】1.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通过复习晶胞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常见晶胞中粒子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进行相关计算;同时要注意解题中的细节问题。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二轮复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知识点,但解
    上传时间:11-14
    《归纳与整理》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 [素材] 《归纳与整理》课后习题(吉林省市级优课).doc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晶体与非晶体的严格判别可采用A.有否自范性B.有否各向同性C.有否固定熔点D.有否周期性结构2.某离子化合物的晶胞如右图所示立体结构,晶胞是整个晶体中最基本的重复单位。阳离子位于此晶胞的中心,阴离子位于8个顶点,该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A、1∶8B、1∶4C、1∶2D、1∶13.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构成物质粒子间的不同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的是A.干冰B.氯化钠C.氢氧化钠D.碘4.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一个碳原于都跟其他3个碳原子相结合,如图是其晶体结构的俯视图,则图中7个六元环完全占有的碳原子数是A.10个B.18个C.24个D.14个5.关于晶体的下列
    上传时间:11-14
    《归纳与整理》课后习题(吉林省市级优课).doc
  • [教案] 《归纳与整理》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晶体计算的类型(2017、4、11)晶体结构是近几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特别是晶体结构的计算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它体现了高考考试说明中提出的“将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推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晶胞是晶体结构中的基本单元(2)晶胞排列--------无隙并置(3)晶胞两个基本要素:原子坐标参数晶胞参数(描述晶胞大小和形状)(4)均摊法判断晶胞中微粒个数2、认识晶胞考纲要求:了解典型晶胞模型原子晶体: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硅)分子晶体:干冰离子晶体:氯化钠、氯化铯、氟化钙金属晶体:简单立方堆积面心立方堆积体心立方堆积
    上传时间:11-14
    《归纳与整理》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 [课件] 《归纳与整理》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晶体计算类型psz8922250@163.cm认识晶胞学习目标:1、晶胞是晶体结构中的基本单元2、晶胞排列--------无隙并置3、晶胞两个基本要素:原子坐标参数晶胞参数(描述晶胞大小和形状)4、均摊法判断晶胞中微粒个数考纲要求:了解典型晶胞模型原子晶体: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硅)分子晶体:干冰离子晶体:氯化钠、氯化铯、氟化钙金属晶体:简单立方堆积面心立方堆积体心立方堆积六方最密堆积混合晶体:石墨晶体
    上传时间:11-14
    《归纳与整理》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 [课件] 《归纳与整理》PPT课件(江苏省县级优课).ppt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2018年考试说明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极性、类型(σ键和∏键),了解配位键的含义。2.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3.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简单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4.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5.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6.了解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学生活动】1.自主分析第二章知识点在近五年高考真题中的考查2.小组交流讨论考点*【主要考点】共价键1
    上传时间:11-14
    《归纳与整理》PPT课件(江苏省县级优课).ppt
  • [素材] 《归纳与整理》导学案(陕西省省级优课).docx

    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归纳与整理学案【考纲要求】1.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2)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极性、类型(σ键和π键),了解配位键的含义。(3)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4)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简单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5)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2.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1)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了解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问题链】本章的核心知识共有以下五个方面,共十二个问题,请同学们在课前完成以下问题,并在课堂上分享交流。一.共价
    上传时间:11-14
    《归纳与整理》导学案(陕西省省级优课).docx
  • [课件] 《归纳与整理》PPT课件(山西省县级优课).ppt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归纳与整理(第1课时) 世上万物,神奇莫测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清能层、能级和原子轨道等概念。2.能熟练写出1-36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知识回顾原子结构: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不带电)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上传时间:11-14
    《归纳与整理》PPT课件(山西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归纳与整理》教学设计(广 西县级优课).docx

    分子结构与设计——归纳与整理【教材分析】本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较丰富。首先,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接着,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相似相溶”规则、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化学2已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本章第一节“共价键”是在化学2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的第一章学过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
    上传时间:11-14
    《归纳与整理》教学设计(广 西县级优课).docx
  • [教案] 《归纳与整理》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docx

    第2课时硫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实验等途径获取有用的信息,并能用化学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和“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用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重难点重点浓硫酸的吸水性难点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刘海洋伤熊事件
    上传时间:11-14
    《归纳与整理》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