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学设计(内蒙古市级优课).docx

发布时间:11-20T07:01:03

第三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标要求: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重点:三夫改革的内容、评价

难点:对课本中一些概念如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等的理解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2)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并稳固了最高领导地位

(3)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内容:经济

农业(重点):

①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削减农业税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提倡种玉米等。

工业

①废除部门管理体制;

②给企业部分权力;

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学资源

  • [教案]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学思路今年是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纪念,首先请大家观看视频短片简单回顾苏联历史,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走向解体?苏联的失败又给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留下哪些思索?从而导入新课。然后带领学生齐读课程标准,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提醒学生达成在导学案上的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提到苏联的的社会主义,有一个领导人永远无法回避,他就是斯大林。由于学生还未学习前面的斯大林模式,背景这一块知识点主要是老师讲解点拨。并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改革势在必行,而斯大林的去世为改革提供了可能性。本课主要内容我紧扣课题,设计了三个篇章。改革篇---努力与尝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填写表格,梳理基础知识,
    上传时间:11-20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
  • [课件]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PPT课件(河北省县级优课).ppt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1953年斯大林逝世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赫鲁晓夫(1894—1971)接替他的是:a.单一的公有制;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c.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a.片面发展重工业;b.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积极性;c.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主要特征弊端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必须要改革。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1.9%
    上传时间:11-20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PPT课件(河北省县级优课).ppt
  • [课件]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PPT课件(江西省省级优课).ppt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课程标准:概述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享年74岁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1、背景НикитаСергеевичХрущёв(1894—1971)一、赫鲁晓夫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斯大林的逝世为苏联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契机。以农业为突破口一、赫鲁晓夫改革2、内容1956年一位乡村女教师写给赫鲁晓夫的信
    上传时间:12-21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PPT课件(江西省省级优课).ppt
  • [课件]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PPT课件(内蒙古市级优课).ppt

    第三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986年在苏联流传着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导入新课一、赫鲁晓夫改革1、阅读材料及图片概括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赫鲁晓夫(1894—1971)接替他的是:这两幅
    上传时间:11-20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PPT课件(内蒙古市级优课).ppt
  • [课件]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ppt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走向解体?苏联的失败又给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留下哪些思索?红场的见证与思索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195319641982199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1985【课程标准】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迅速实现工业化(2)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3)超强和军事实力辉煌黯淡
    上传时间:11-20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ppt
  • [课件]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PPT课件(河北省县级优课).ppt

    第三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专题七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无法继续前进。赫鲁晓夫敲着皮鞋喊:“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勃列日涅夫挥舞着双手说:“拉上窗帘,坐在座位上,晃动身体,做出列车还在前进的样子。”戈尔巴乔夫沉思道:“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苏联曾流传这么一个笑话: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火车无法继续前进”应该指什么?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享年74岁赫鲁晓夫改革工业——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C(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
    上传时间:11-20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PPT课件(河北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doc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知识与能力: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与方法:用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走向解体原因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重难点突破】重点:戈尔
    上传时间:11-20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doc
  • [教案]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x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过程与方法: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学习过程,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能够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走向解体原因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2学情分析该课内容学生比较陌生,结合上一课斯大林模
    上传时间:11-20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x
  • [教案]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docx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三次改革的背景及主要内容,通过对史料的研习,培养学生研读史料,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客观评价三次改革,提高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情境法:教学过程中展示漫画图片、笑话,营造历史探究情境。(2)比较法: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归纳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实质。(3)问题探究法:提出问题,展示课堂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苏联三次改革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2)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明确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具备科学正确的指导理论,
    上传时间:11-20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docx
  • [课件]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PPT课件(湖北省市级优课).ppt

    读书思考:苏联在50—80年代有哪几次改革的机会?各有何侧重点?为何最终都未能成功?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比,你认为苏联的改革存在的不足有哪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简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与方法:用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
    上传时间:11-20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PPT课件(湖北省市级优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