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第三册《1 电荷》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发布时间:08-14T15:12:05

9.1电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学生感受实验:体验被电击的感觉。

《1 电荷》教学资源

  • [课件] 高中必修第三册《1 电荷》优质教学课件(统编人教版).ppt

    拍照验电器,静电计 金属球金属杆 9.1电荷 认识静电 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人泰勒斯发现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羽毛、毛发等轻小物体。我国西汉时期也有记载,说的是经过摩擦的玳瑁能够吸引微小的物体。物体有了这种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有了电荷。 初中电学知识复习 带电现象——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 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符号—Q ( q ) 单位—库仑(C) 5.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
    上传时间:08-14
    高中必修第三册《1 电荷》优质教学课件(统编人教版).ppt
  • [课件] 高中必修第三册《1 电荷》名师优质课ppt课件.ppt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理解电荷及起电的三种方式。 2.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3、知道元电荷,体会电荷量是不连续的。 学习目标 一、电荷: 1、电荷种类 (1)正电荷: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符号 “+”) (2)负电荷: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符号 “-”) 2、电荷的性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想一想 一般情况下物体(例如:玻璃棒)不带电,为什么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呢? 1、原子的构成: 原子 原子核
    上传时间:08-14
    高中必修第三册《1 电荷》名师优质课ppt课件.ppt
  • [教案] 《1 电荷》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doc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电荷 教学设计 科目 物理 课题 电荷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与 核心素养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国际单位; 2. 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3. 关注存在元电荷的事实,知道元电荷的概念,知道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验过程,了解使物体带电的方法,能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2.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培养他们谦虚好学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
    上传时间:08-14
    《1 电荷》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doc
  • [教案] 高中必修第三册《1 电荷》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9.1电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
    上传时间:08-14
    高中必修第三册《1 电荷》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 [课件] 高中必修第三册物理《1 电荷》获奖说课课件ppt.ppt

    1.电荷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一、电荷、静电感应 1.很多物体都会由于摩擦而带电,这种方式为摩擦起电。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用Q表示,也可以用q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3.金属原子中的外层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运动,这种电子叫作自由电子。失去自由电子的原子核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它们在金属内部排列起来,每个正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移动,只有自由电子穿梭其中,这就使金属成为导体。绝缘体中几乎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电荷。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4.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者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
    上传时间:03-06
    高中必修第三册物理《1 电荷》获奖说课课件ppt.ppt
  • [教案] 统编人教版物理高中必修第三册《1 电荷》优秀教案教学设计.docx

    电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
    上传时间:06-22
    统编人教版物理高中必修第三册《1 电荷》优秀教案教学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