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名师优质课ppt课件.ppt

发布时间:08-19T16:22:25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

高一年级 地理

新课导入:

2020年4月18日,北京市发改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将实行京津冀区域健康状态互认。京津冀区域健康状态互认,是北京以及津冀疫情防控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

指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发展战略,是战略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战略,是为实现国家总目标而指定的总体性战略。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本课核心概念:

京津冀协同发展:

属于重大国家战略,旨在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

概念延伸:

图1 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2 “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及其途经地区分布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时空推进

协同发展: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和多赢效果。

京津冀为何要协同发展?

新课讲授:

核心目标:

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

提升国际竞争力

《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教学资源

  • [课件] 高中必修第二册地理《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获奖说课课件ppt.ppt

    中图2019版必修第二册 第四章 国土开发与保护 我国有辽阔的陆地和广阔的海洋,这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园,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载体。我国在进行陆地领土纵深开发与保护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海洋在经济空间、战略通道、资源基地和安全屏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课题目标:在本课题中.你要选择某海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开发与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了解我国海洋权益和海洋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尝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一个海洋开发与保护的实际问题。 课题4: 了解中国海洋的开发与保护 课题准备: 了解在海洋开发中,如何处理海洋开发与陆地开发的关系。 结合我国海洋开发的具体问题,分组(以不同海域或问题来分组)讨论。 了解在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中,海洋环境保护的途径、措
    上传时间:08-19
    高中必修第二册地理《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获奖说课课件ppt.ppt
  • [教案] 高中必修第二册地理《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认识京津冀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说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2.通过分析图文资料综合认识京津冀地区发展过程中的优势条件和主要问题,简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培养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点】 运用专题地图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教学难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地理背景的分析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时空推进”引入新课。 播放有关“京津冀朋友圈”的视频。
    上传时间:08-19
    高中必修第二册地理《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 [课件] 统编中图版高中必修第二册地理《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集体备课ppt课件.ppt

    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4.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目录 A C B D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 长江经济带地理背景 当堂测试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背景引入 京津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地域面积约21.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3%,2018年末常住人口1.1亿人,占全国的8.1%,地区生产总值8.5万亿元,占全国的9.4%。京津冀同属京畿重地,濒临渤海,背靠太岳,携揽华北、东北和西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北京作为首都,政治地位突出,文化底蕴深厚,科技创新领先,人才资源密集,国际交往密切。 天津拥有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制造业基础雄厚,研发转化能力较强,发展势头良好。 河北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相对充裕,产业基础较好,经济体量较大,具有广阔
    上传时间:08-19
    统编中图版高中必修第二册地理《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集体备课ppt课件.ppt
  • [教案] 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第四章 国土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高中地理必修2是高中地理课程的人文地理基础,包括人口城市、工农业城市、交通线路等内容。其中教材第四章在前面几章学习了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中工农业区位因素选择、人口和环境关系原理、城市聚落和城市化原理等后,总结性的提出我国的几个重要的国土开发的项目。主要有第一节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第二节的《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第三节的《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第四节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的内容,结合之前所学的人文地理的相关原理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案例当中。提高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 区域认知:通过学习不同地区的相关的国土开
    上传时间:08-19
    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 [课件] 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名师优质课ppt课件.ppt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 高一年级 地理 新课导入: 2020年4月18日,北京市发改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将实行京津冀区域健康状态互认。京津冀区域健康状态互认,是北京以及津冀疫情防控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 指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发展战略,是战略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战略,是为实现国家总目标而指定的总体性战略。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本课核心概念: 京津冀协同发展: 属于重大国家战略,旨在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 概念延伸: 图1 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2 “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及其途经地区分布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时空推进 协同发展: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
    上传时间:08-19
    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名师优质课ppt课件.ppt
  • [教案] 统编中图版地理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优秀教案教学设计.docx

    第四章 国土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主要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及其发展路径。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2.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明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定位及主要措施路径。 1.综合思维:能够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分析思路分析我国其他重要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和基本途径 2.地理实践力:通过分析图文资料综合认识京津冀地区发展过程中的优势条件和主要问题,简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3.区域认知: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认识京津冀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说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4.人地协调观:能够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上传时间:08-19
    统编中图版地理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优秀教案教学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