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学设计
2017年12月4日
教学目标:
1、PPT回忆自己生活经验,举例说出一些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名称,并且能根据自然物或人造物的特征将它们分类。
2、通过归类活动,知道自然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自然物组成的,人工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造物组成的,认识到人工世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3、动手制作一个人造物,知道人造物是由人们加工、改造自然物形成的,感受活动乐趣。
4、运用STEM理念,设置情境进行项目活动。
学情分析:
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所在的世界既有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又有庞大复杂的人工世界。但由于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还做不到准确的区分。因此本课应在借助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对比、摆弄物品、视频讲解、动手操作等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完善认知体验。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能回答具有较强逻辑性的答案。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运用STEM理念,设置情境进行项目活动。
教学难点: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发现人造物上人们加工留下的痕迹。了解自然物是怎么变成人造物的。运用STEM理念,设置情境进行项目活动。
教学设计:
课前活动
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不同
说说在游乐场里有什么?
老师更喜欢这样的场景。(图片出示森林等景物)说说这些景物与游乐场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揭示: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概念,板贴课题。
说说下面这些图片上哪些是自然世界?哪些是人工世界?(重点关注:既有自然世界,又有人工世界的)